酒钢高炉操作制度与技术的研究
【摘要】:
高炉操作制度与技术是当前高炉炼铁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也是影响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焦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原燃料和装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合理的操作制度与技术对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论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高炉冶炼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炉冶炼操作制度与技术的分析研究,结合酒钢高炉的生产状况并以大量生产数据为依据,对酒钢高炉各时期的操作制度与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通过不断优化和实践,提出了酒钢高炉目前较为合适的各项操作制度与技术,并应用于酒钢高炉实际生产,使酒钢高炉入炉焦比大幅度降低,取得了巨大的效益。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最佳操作制度与技术要与精料水平、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
|
|
|
1 |
詹圣望;新炉料结构工业试验[J];烧结球团;2000年04期 |
2 |
蔺睿;;5~#高炉后期操作与维护[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7年02期 |
3 |
侯金姝;刘志朝;;高炉中心煤气流不稳定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金属世界;2008年05期 |
4 |
张贺顺;王胜;马洪斌;;首钢2号高炉开炉生产实践[J];炼铁;2009年02期 |
5 |
王庆春;李木森;韩万财;李明;纪永杰;;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2号高炉闷炉与开炉实践[J];山东冶金;2010年02期 |
6 |
赵军,杨晓韬,王玉敏,杨静波;唐钢2560m~3高炉基本制度调整和技术指标进步[J];河北冶金;2005年04期 |
7 |
刘会敏,郭秀英,张宝顺;唐钢二炼铁厂2号高炉达产实践[J];炼铁;1995年04期 |
8 |
赵新民;;太钢1650m~3高炉提高煤比实践[J];山西冶金;2005年03期 |
9 |
徐红阳;顾连加;;炼铁新厂2500m~3、2000m~3高炉项修开炉对比分析[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9年03期 |
10 |
付希,杨子江;高炉强化冶炼的实践[J];湖南冶金;2000年04期 |
11 |
王德全;吕庆;王会杰;;操作制度对邢钢2#高炉铁水含硅量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2 |
牛卫军;张晓亮;李恒照;李爱峰;;安钢7号高炉高煤比攻关实践[J];河南冶金;2009年06期 |
13 |
王杰,付国水,刘兆兴,刘崇亭;高炉与风机配置的优化[J];山东冶金;2003年S1期 |
14 |
彭照川;张德雷;李华;;张钢4号炉大矿批正分装实践[J];炼铁技术通讯;2007年09期 |
15 |
张正联;张正好;;高炉炉役中期更新风机的实践[J];梅山科技;2003年02期 |
16 |
杨嘉;重技改 挖潜力 增实效[J];云南冶金;1994年02期 |
17 |
王云术,张故见,赵洪雨,马平胜,田远峰;莱钢750m~3高炉低硅冶炼实践[J];山东冶金;2002年S1期 |
18 |
刘元和;莱钢75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J];炼铁;1998年06期 |
19 |
马振军;李国;潘林;吴志勇;;莱钢6~#1000m~3高炉高煤比生产实践[J];山东冶金;2008年06期 |
20 |
殷志益;高炉顶风机及其消除的实践[J];南方钢铁;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