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复合墙板试验研究及刚度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住宅建设发展迅猛。密肋壁板结构作为一种新型节能住宅结构体系,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在新结构体系不断的发展应用过程中,许多内容仍需不断的研究、完善与补充。本文是在总结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墙板模型的抗剪性能试验及因素分析,就密肋复合墙板的刚度及恢复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通过对9块1/2比例及一块1/4比例墙板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墙板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及耗能;探讨了墙板的滞回特性;同时对影响刚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密肋复合墙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破坏过程按“砌块,框格,外框”的顺序进行,能够分级释放能量,表现出了良好的耗能能力及抗倒塌能力。
结合密肋复合墙板的特殊构造,建立墙板的复合材料二相体力学模型,按照混凝土与砌块体积比不变原则对肋梁肋柱同时加强,得出墙板的弹性计算常数及剪切常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墙板简化为各向同性的计算模型,给出墙板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实用计算公式,为密肋复合墙板的实用弹性刚度计算公式提供必要的参数。最后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吻合较好。
根据密肋复合墙板的承载力、刚度以及破坏模式与变形性能,提出了密肋复合墙板的四线型恢复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次试验数据拟和进而得出其它各阶段的刚度相对于弹性刚度折减系数。参考前期研究成果提出了恢复力模型中各个特征参数点的计算方法。
|
|
|
|
1 |
袁泉,姚谦峰,贾英杰;密肋复合墙板的恢复力模型与损伤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
2 |
徐惠忠;第五讲 轻质外墙大板的生产工艺[J];房材与应用;1998年05期 |
3 |
田英侠,姚谦峰,陈平,赵冬,黄炜;密肋复合墙板的刚度计算[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4 |
蔡继芳;;工业厂房复合墙板生产工艺[J];建筑技术;1987年07期 |
5 |
任世漫,雷映平,甘昌成,张泸;SRC轻质复合墙板[J];新型建筑材料;1996年08期 |
6 |
管一萍;FC轻质复合墙板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09期 |
7 |
周建康,时旭东,赵论语,臧人卓;钢筋型混凝土复合墙板的轴向受力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
8 |
李引擎;复合墙板的耐火性能[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1996年05期 |
9 |
陆凯安;;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的新用途和发展趋势[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07期 |
10 |
周卫国;闫建强;王宇;;复合板墙体建筑应用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5期 |
11 |
森芳;;多孔混凝土制品生产规程(续)(苏联建筑规范CH277—80)[J];建筑节能;1986年03期 |
12 |
陈改印,孙成林,韩文生,闫守田,王书贤,马翠岩;阻燃与保温复合墙板的试制研究[J];辽宁建材;2004年04期 |
13 |
李升才;王英华;;复合墙板受力性能平面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7期 |
14 |
黄胜;宋扬;;复合墙板简化计算方法[J];广东建材;2009年10期 |
15 |
张同亿,吴敏哲,于庆荣;轴向压力对复合墙板抗震性能的影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6 |
李连科;用粉煤灰生产不同种类SC板及其复合墙板[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1期 |
17 |
刘秋深;许荣学;张荣元;;浅析山东新型板材墙体材料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
18 |
杨宏祺;秦文琦;;佳合金属压花面复合墙板及体系研究报告(下)[J];建设科技;2009年01期 |
19 |
王崇杰,谢涛;新型低层住宅节能墙板体系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5年01期 |
20 |
赵军;;复合墙板[J];砖瓦世界;1985年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