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问题的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对非饱和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渗透特性进行了阐述,并对非饱和黄土中水势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根据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随温度和干密度的变化情况。密度变化引起基质吸力的变化非常显著,相对而言,温度变化引起基质吸力的变化不显著。用精度较高的Van-Genuchten模型回归得到包含温度、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公式,并推出了相应的渗透参数;用水平土柱法确定不同干密度黄土的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扩散率与含水量和干密度之间符合指数函数的变化关系,扩散系数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测出不同走向的黄土路基两侧边坡含水量的分布,总结出两侧边坡含水量的变化受到植被、坡率、走向等因素的影响,但基本上是阴坡含水量大于阳坡的含水量;坡度越大,土体含水量越低;测得野外的水泥地面、沥青地面、草地以及裸露地的含水量随不同季节变化情况。
|
|
|
|
1 |
党进谦,郝月清,李靖;非饱和黄土抗拉强度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2 |
倪万魁,牛富俊,刘东燕;降雨入渗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分析[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
3 |
邢义川,谢定义,汪小刚,李振;非饱和黄土的三维有效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4 |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强度与抗剪强度[J];水利学报;2001年07期 |
5 |
张炜,张苏民;非饱和黄土地基的变形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6 |
刘春,丁力;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的常规三轴试验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
7 |
田堪良,张慧莉,张伯平,骆亚生;动扭剪荷载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4期 |
8 |
张炜;张苏民;;非饱和黄土室内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1991年03期 |
9 |
李靖,党进谦,刘祖典;非饱和黄土中的吸力与有效应力[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0 |
骆亚生;非饱和黄土在动、静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特性及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
11 |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
12 |
吴枫彩;;三轴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
13 |
胡再强;张腾;朱轶韵;陈存礼;;非饱和黄土的弹塑性软化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6年S2期 |
14 |
王晓强;;非饱和黄土土体水分入渗增湿计算[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
15 |
李家强;;基于典型地区黄土的非饱和黄土最优含水率预测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1期 |
16 |
黄雪峰;李佳;;非饱和原状黄土高切坡的潜在土压力[J];陕西建筑;2010年12期 |
17 |
邓洪亮;尹金宽;谢向文;郭玉松;;宁夏非饱和黄土浸水后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
18 |
张志勇;;非饱和黄土隧道力学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09期 |
19 |
骆亚生,谢定义,邵生俊,张爱军;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变化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20 |
王铁行,陆海红;温度影响下的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问题探讨[J];岩土力学;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