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
【摘要】:研究施工完善,是提高建筑业效率、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工作。工效学和安全工程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施工系统,将其引入施工学科研究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将为施工完善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以施工中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工效学的人是系统核心要素的观点和强调全系统绩效的原理、安全工程的集成失误观点和危险源管理理论以及施工学科的优化思维与动态控制思路,采用规范研究手段,辅以实证,研究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通过研究,为在施工学科范围内建立施工工效学分支学科准备了基础理论框架。主要成果有:
(1)提出了施工工效学的学科思维原理。研究了工效学的人-机系统和人-机-环境系统两种系统观及施工系统的分解特征。把施工系统分解因子与工效学系统要素对应,定义施工主体为人要素,施工条件为机要素,施工环境、施工对象和主体关系为环境要素,构成施工的人-机-环境工效学系统;论证提出了由这个系统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施工工效学人的发展观、要素互适观和安全约束下的系统绩效观三个观念性原理,与施工的人-机-环境工效学系统概念结合,形成施工工效学的学科思维原理,体现了对工效学和施工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2)初步构建了施工工效学研究体系。研究了施工工效学学科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研究提出的施工动作、施工活动元两个基准研究单元及在这两个单元上分别开展的向下扩展研究、单元水平研究和向上集成研究所形成的研究层次体系,由12个研究方向组成并包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方向体系,人的发展中心论和系统观研究范式以及系统论、实证方法、数学工具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研究方法论等,初步构成了施工工效学的研究
|
|
|
|
1 |
刘伟,袁修干;人-机-环境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人类工效学;2000年02期 |
2 |
;金属切削基础理论科研规划座谈会在京召开[J];工具技术;1979年01期 |
3 |
沈小平,孙东川,张振刚;化工过程工业中人-机-环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英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4 |
茅云生,卢笑庆,马运义,许建,陈丹东;潜艇内部人-机-环境系统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3期 |
5 |
;第二次工程机械维修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J];工程机械;1980年11期 |
6 |
杨德钦;;施工与管理研究的拓展——初论施工工效学[J];建筑经济;2006年10期 |
7 |
胡传映;物料搬运学会动态[J];起重运输机械;1983年10期 |
8 |
王栋,陈鸿章,王蒙蒙;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4期 |
9 |
刘健;应用科学研究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77年03期 |
10 |
;加强电火花基础理论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1978年02期 |
11 |
陈根年!研究员;潜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进展和展望[J];舰船科学技术;2001年03期 |
12 |
何维嘉,贡凯军,廖清德;人-机-环境系统的展示 实力-品质-技术综合的比拼[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年07期 |
13 |
国卿;;浅析生态设计的理论及其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年06期 |
14 |
吴承照;;加强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研究[J];中国园林;2006年05期 |
15 |
袁俊;;人-机-环境系统在武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J];装备环境工程;2007年02期 |
16 |
陈海芹;孙娜娜;;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结构的设想[J];硅谷;2009年02期 |
17 |
严新平;袁成清;;船舶动力系统运用工程的基础理论体系[J];中国造船;2011年02期 |
18 |
金炎;我国第一部大型《水工设计手册》即将陆续出版[J];水利水电技术;1982年10期 |
19 |
孙英;阀门专业技术讲座[J];流体机械;1984年01期 |
20 |
杨雪飞,李行;建筑与城市──谈有关的建筑学基础理论问题[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