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
【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建筑空间本体,研究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以何种手段获得动人的力量,文章以大量的素材,结合传统哲学理论,形成具有可理解性的设计原理图解。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引用语言“修辞”的理论来较为条理地归纳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创作方法。根据建筑空间的基本组织特征和形式特点,按照语言修辞学的研究思路和基础理论框架来梳理,有效地得出合理结论。文章坚持以中国传统的辨证思想为分析基础来发掘空间的变化根源,同时注意引入现代科技哲学的新思路,例证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生命的必然性。文章第一次以“辞格”的方式总结空间设计手法,拓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方法,直观地提炼传统建筑空间的精要质点。
本论文是以空间体验为素材基础,以文化分析为研究过程,以设计手段为结论目的,通过理论阐述、实证描绘和图例解析,来诠释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构成形态策略和审美意匠要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基础篇以建立文章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尽可能扼要地说明建筑空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相同性,进而提出建筑空间修辞的概念和研究的可行性;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简明解读,为后文的分析提供原理性支持。
句式修辞篇是研究构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整体结构的线索,这个线索不是实体式的,而是组织体系的内在联系规律,是存在着的“虚无”因素,是人文与自然和谐关联的基础。
词汇修辞篇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成元素的运用特征和表意方式,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建筑空间“遣词造句”的能力和精神。
辞格篇以图解的方式从形态、意境等方面总结出三十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空间设计模式,以期优化建筑空间语言的表达力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