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突变理论及突变级数法在煤岩体失稳问题中的应用

任树鑫  
【摘要】: 论文将地下工程中的层状煤岩体及发生层裂变形的煤岩体视为煤岩复合板模型,采用尖点突变理论研究了煤岩体失稳的过程;利用突变级数法,对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层状煤岩体中的渗流失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工程实际,建立了煤岩复合板力学模型。采用尖点突变理论推导给出了煤岩失稳破坏的判据,描述了煤岩失稳的过程;研究表明富含瓦斯煤岩失稳除了与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几何尺寸有关外,岩板的面内载荷和文克勒地基系数是决定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运用突变级数法,根据影响下裕口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模型。研究突出矿井的突出情况,确定突变级数值,并对此突变级数值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的较好,可以进行工程实际的检验。 (3)通过RFPA2D数值模拟,分析了支承压力及瓦斯渗流的影响。针对所建立的渗流模型,分析了开挖步距对支撑压力,及对煤层瓦斯渗流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军;;正断层附近煤层的特征[J];煤炭技术;2007年08期
2 何怀玉;;新集一矿煤与瓦斯突出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3 王继国,赵金生;中马村矿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罗勇,祁琦;煤层群多重开采上保护层防突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王晓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4期
6 丁继辉,麻玉鹏,赵国景,陆文;煤与瓦斯突出的固─流耦合失稳理论及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1999年04期
7 徐宏武;透视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尝试[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2期
8 周骏,曲云尧,周文涛,汤成;煤与瓦斯突出模式识别预测软件的设计原理[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常先隐;;浅谈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类型与一般规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10 张瑞超;;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11 曾伟雄;;扶珂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12 罗勇,沈兆武;煤层群内多重保护层开采的防突试验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13 黄贵炳;;论水力挤出防突技术措施的防突机理和应用前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4 王磊;胡宝林;汪宏志;孟波;李园;;芦岭矿Ⅱ82采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倾向性综合评价[J];工程与建设;2009年03期
15 李万武;刘兴安;王海龙;;BP网络模型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10期
16 马文涛;;模糊支持向量机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
17 孙东生;王连捷;赵卫华;王红才;;地应力测量在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0年01期
18 武帅;杨胜强;;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3期
19 吕保民;;煤厚变化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的控制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20 李涛;王福忠;李辉;;超声波时距曲线法探测煤体结构类型机理研究[J];煤炭技术;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方;周松元;陈小辉;;白山坪煤矿突出分区的地质因素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2 胡春云;;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情况简析[A];2002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纪要[C];2002年
3 王英汉;柯福奎;;西马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同地质因素的关系[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4 汪宗华;尹怀德;金春和;;英岗岭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相关因素浅析[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5 张明杰;殷德银;郭启明;;鹤壁矿区非放炮诱导煤与瓦斯突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2004年全国瓦斯地质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6 杨陆武;彭立世;;以煤体结构为基础的煤与瓦斯突出简化力学模型[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7 王秀全;何卓军;;浅析新槐井田地质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8 苏广福;邓相武;付汉东;;滴道盛和煤矿立井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原因分析[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9 蔡成功;;煤与瓦斯突出三维模拟理论及实验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10 李守国;王魁军;高坤;张卫亮;;关于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值模拟[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智勇;煤巷掘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邓明;煤与瓦斯突出早期辨识与实时预警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玉林;煤与瓦斯突出逾渗机理与演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杨守国;煤与瓦斯突出判识及灾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欧建春;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杨艳国;寺河矿煤巷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郑茂杰;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树鑫;突变理论及突变级数法在煤岩体失稳问题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争;平煤十二矿突出案例专家咨询系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志永;基于SVM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分类预测模型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鹏;基于非线性理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学锋;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温彦良;地质动力区划和分形理论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7 刘勇;高压脉冲水射流增透技术在煤矿石门揭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张超;煤巷掘进中深孔松动控制爆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王燕杰;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韩光;煤和瓦斯突出的气固耦合机理及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琴;老问题不除 新事故难断[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2 符成生;继续科学施救 吸取教训 举一反三 确保安全生产[N];宜春日报;2010年
3 周春荣;纳雍县安委办发表公开信强调“15条”[N];贵州政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符文华;千方百计开展救援 妥善做好善后工作[N];楚雄日报(汉);2009年
5 ;4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原因及查处进展情况[N];中国煤炭报;2008年
6 记者 秦力文 蔡岩红;3人被刑事拘留2人被停职[N];法制日报;2009年
7 ;关于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工作的决议[N];重庆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阳;最高检派员介入调查[N];法制日报;2010年
9 记者刘耀平 王扬;调查显示“四不”问题突出[N];中国煤炭报;2010年
10 李毅记者 张煜 曹琨;抓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N];六盘水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