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志宏;秦勇;彭思健;杨文英;;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化感作用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6期 |
2 |
李艳宾;张琴;万传星;龚明福;张利莉;;棉秆腐解物的化感作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棉花学报;2009年06期 |
3 |
廖周瑜;赵则海;侯玉平;彭少麟;;五爪金龙凋落叶腐解物的化感潜力研究[J];生态环境;2007年04期 |
4 |
李云鹏;周宝利;李之璞;尹玉玲;付亚文;;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5 |
李敬雷;乜兰春;刘丰亮;庞敬涛;李娟;姚晓宇;田华;;芦笋根腐解物对作物种子萌发及胚根伸长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6 |
牛丽娜;周冀衡;柳均;;烟草根系腐解液对莴苣的化感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
7 |
甄文超,王晓燕,曹克强,靳增军;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中氨基酸的检测及其化感作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耿广东;张素勤;程智慧;;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莴苣化感作用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06期 |
9 |
阎吉昌,张奕,韩丽梅;连作大豆化感作用研究[J];大豆科学;2002年03期 |
10 |
刘淑霞;潘冬梅;魏国江;李振伟;马志军;左豫虎;;大豆化感物质的产生途径、提取、分离及纯化[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3期 |
11 |
王艳平;汤陵华;方先文;;水稻化感作用的数量遗传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2 |
张福娣;王海斌;曾聪明;蔡志祥;郭万财;林银英;彭春华;林瑞余;;不同来源鱼腥草水提液的化感效应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3 |
余柳青;Yoshiharu FUJII;周勇军;张建萍;陆永良;玄松南;;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杂草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比较[J];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01期 |
14 |
马茂华,于凤兰,孔令韶;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化感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15 |
阎飞,韩丽梅,杨振明;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豆科学;2000年03期 |
16 |
董朝霞,沈益新;植物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
17 |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
18 |
邵华,彭少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
19 |
朱晓红,王朋,梁文举,姜勇,臧树良;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
20 |
何军,王三根,丁伟;青蒿浸提物对小麦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