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黎成厚;漆智平;唐树梅;;氮肥形态对不同土壤盆栽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3年06期 |
2 |
张思聪,吕贤弼,黄永刚;灌溉施肥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05期 |
3 |
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马路军;旱地土娄土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4期 |
4 |
党廷辉,郭胜利,郝明德;黄土旱塬长期施肥下硝态氮深层累积的定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1期 |
5 |
张英利;许安民;尚浩博;;石灰性土壤对氮肥吸持力实验方法改进的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
6 |
汤德源;杜昌文;王火焰;周健民;Avi Shaviv;;聚合物包膜肥料硝态氮释放特征研究[J];土壤;2007年06期 |
7 |
杨卫东;陈益泰;王树凤;;镉胁迫对旱柳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
8 |
李发永;王龙;严晓燕;王兴鹏;;微咸水滴灌条件下氮素在红枣根区的分布特征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9 |
方中达;刘经芬;;水稻抗病性的究研 1.水稻在不同施肥和土壤条件下对白叶枯病抗病性的变化[J];植物保护学报;1962年03期 |
10 |
渡边顺子,孙云秀;施用硝态氮素和铵态氮素对春麦和大麦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1 |
Н.И.Шабнова;白宝璋;;氮素形态对玉米个体发育中含氮化合物积累的影响[J];杂粮作物;1988年03期 |
12 |
马凤鸣;;冬季休闲期间土壤剖面硝态氮的移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3 |
朱长甫,苗以农;大豆硝酸还原酶活力与硝态氮含量的关系[J];大豆科学;1990年01期 |
14 |
张天红,薛澄泽;西安市污水污泥林地施用效果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5 |
章启发,陈刚,刘光亮,王家民,牛纪军;施肥技术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1999年04期 |
16 |
张麦生,陈翠玲,宋小顺,李超平,张保光;不同形态氮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8期 |
17 |
毕经伟,张佳宝,陈效民,朱安宁,冯杰;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农田土壤水渗漏及硝态氮淋失特征[J];农村生态环境;2004年02期 |
18 |
汪耀富,张瑞霞,胡筱岚,靖军领;渗透胁迫下氮肥形态对烟叶脯氨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19 |
凌寿方;李德强;;铵态氮与硝态氮不同配比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
20 |
师兆忠;;硝酸磷肥中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