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
【摘要】: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
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经济战略来实施,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
有意义。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高新区、产业集群和制
度安排。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立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
的创新。
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
律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微观机制,包括三条基本规律:人力资本决定律、风险投资支
持律、孵化环境培育律。但从宏观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四条特殊的规律:企业
主体规律,产业集群规律,高新区区域载体规律,特殊制度安排规律。
第四章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要求包括六
个方面:地理环境、物质技术环境、生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在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因素是商业环境(投资环境)中的软环境。商业环境
的优劣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因为人才可以流动,资金可以流动,惟有环境
是固定的,只能改善不能替代。
高新区的本质是创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化环境。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发
展,我国高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但仍存在一些亟
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结构趋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良、投资软环境尚未与国际接轨。为了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
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加
快有特色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配套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开发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增加人才的集聚。
第五章讨论了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集群的互动。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力与
区域竞争力的统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否有竞争力无疑取决于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是否有竞
争力,反之亦然。产业竞争优势不能在一个独立的企业中被创造出来,它来自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既是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高
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而且,一旦这种
互动形成正反馈,无疑在这个高新区就会出现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
基于产业集群观点,高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培育和发展一个或数个
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同时对任何克服目前我国高新区入区企业的非集群化问题作者提
出了具体的建议。作为实证,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我国的中关村和苏州新区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践进行了案列分析。
WP=6
II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
第六章讨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国外的经验表明,高新区的成功必
然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但在我国,由于仍然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
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制度重于技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主要应该从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制
度问题入手。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缺乏、激励创
新机制的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的制约、以及信息化水平的制约等。因此我
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应从五个方面展开: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环境变迁
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灵活的产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立有利
于知识创新的制度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系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推进筹融资制度创
新。
第七章以杨凌示范区为综合案例,对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进行了较深
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