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套袋酥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摘要】:酥梨是蒲城县的一项主导产业,栽植面积0.8 万公顷,年产值2 亿多元,是南部灌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栽培时间的增长,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致使部分果农产生放弃管理、毁园的念头,直接威胁到酥梨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田间调查、试验研究、技术推广, 基本搞清了梨园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和用药种类,制定并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指导当地的酥梨生产,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研究和推广工作可得出以下结论:
1.蒲城梨区主要病虫害有:梨黑星病、梨木虱、康氏粉蚧、黄粉蚜、梨小食心虫等。
2.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新认识:
(1)梨黑星病主要在花芽鳞片内越冬,随着花芽的萌动、花序分离、开花,潜伏在花芽鳞片内的黑星病菌也在生长发育,花期表现症状最明显,发病的花开不全, 只能开2~3 朵,花畸形,花柄变短,花柄基部产生霉层,在花期很容易辨认。花期人工摘除病花,是减少初侵染源的一项最有效的办法。
(2)梨木虱出蛰早,开花前20 天开始产卵,花前和花期为害最重且繁殖速度快。抓住花前和花后防治最为关键。
(3)康氏粉蚧、黄粉蚜、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地点主要在翘皮裂缝内。越冬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越冬害虫,越冬后解草把集中烧毁,春季出蛰前刮老翘皮,都是较好的防治措施。
(4)康氏粉蚧、黄粉蚜是套袋果特有的虫害,主要是套袋后钻入果袋为害。要抓住套袋前的防治,把虫口基数降低到最低程度。套袋后的早期防治,可防止虫子钻入果袋。套袋时给袋口衬少许海绵可以起到阻挡虫子钻入的作用。
(5)梨小食心虫为害代次多且世代重叠,可为害桃、早酥梨、酥梨、苹果等多种果树,能咬破果袋钻入袋内为害,也能咬破果袋钻出化蛹,给防治增加了难度。合理布置性诱剂,诱杀成虫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化学防治的几个最佳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
(1)花序分离期:用三唑类治疗性杀菌剂和杀蚜虫、梨木虱、康氏粉蚧的杀虫剂(如吡虫啉类、阿维菌素类等杀虫剂)。
(2)花落80%~套袋前:间隔15~20 天,连续用保护性杀菌剂2~3 次适当配以杀蚜虫、梨木虱、康氏粉蚧的杀虫剂。
(3)套袋后:注意解袋观察康氏粉蚧、黄粉蚜的发生情况,在发生初期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