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研究

赵刚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针叶树种实害虫的主要研究现状和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与危害现状。青海云杉由于种实害虫的猖獗发生和严重危害,致使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着林业生态建设。因此,进行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研究对种实害虫防治为提供依据。 调查发现,危害青海云杉雌雄球花、球果和种子的害虫种实害虫14种,主要有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超小卷蛾、云杉梢斑螟和球果长尾小蜂,4种害虫常混合发生;将祁连山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分为4个区域。 种实害虫从种类、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看,祁连山东部林区大于西部林区,林缘疏林及管理粗放的老母树林大于一般郁闭林分,纯林大于混交林,平缓地带林分受害严重;随着海拔和坡位的升高逐渐下降;随林区降水量减少而上升;新建母树林、高海拔林分混交林分受害较轻;不同坡向林分间无明显差异;远离天然林的人工种子园未发现危害。 4种主要种实害虫在同一生态位上,种群数量自优势种量呈几何级数向下递减。云杉球果小卷蛾和球果长尾小蜂在青海云杉球果生态位空间占优势种群地位,对青海云杉种实危害最大,4种主要种实害虫达到了长期共存。 危害损失量研究表明:虫果率与单果平均虫口密度成对数相关;种子虫蛀损失系数与虫口密度成正直线相关,且损失系数的增加快于种子虫蛀率;在虫口密度较小时,单位虫口蛀食量稍大,虫口密度增大时,单位虫口蛀食量略有下降,随后趋于稳定;随着虫口密度增加,种子受害率升高,种子优良度降低,说明种实害虫危害不仅造成种子直接损失,还使种子品质下降。 球果生命表的研究表明,在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的影响,球果损失达15.7%~21.3%。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虫害引起的种子损失率为11.4%~53%。 以上研究内容对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进行研究,提示其发生危害的规律,寻找出生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防治决策青海云杉种实害虫提供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明星,尹承陇;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防治措施与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5年03期
2 裴雯,张建奇,汪有奎,张元山,袁红,刘勋才;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防治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尹承陇,李新岗;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4 尹承陇,苏瑾,汪有奎,张耀荣;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年04期
5 尹承陇,赵刚,李进军,张耀荣;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区系结构特点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6 尹承陇,王桑,汪有奎,张耀荣,李进军;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调查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9年01期
7 张元山,铁万梅,王茂;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5年05期
8 姜相基;;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的防治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08年02期
9 赵刚,尹承陇,汪有奎,张耀荣;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危害情况及综合治理调查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1995年02期
10 尹承陇,汪有奎,张辉荣,李进军;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年07期
11 裴雯,汪有奎,尹承陇,张耀荣,高松,李进军;青海云杉种实害虫为害损失量调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2 汪有奎,尹承陇,白志强,张耀荣,李进军,杨全生;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13 尹承陇,汪有奎,林海,张耀荣,李进军;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及保护利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4 张耀荣,尹承陇,汪有奎,李进军;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J];森林病虫通讯;2000年04期
15 耿海东;林木种实害虫防治试点总结暨学术讨论会在湖南长沙召开[J];中国森林病虫;1986年04期
16 武春生;浅谈危害针叶树的种实害虫[J];中国森林病虫;1986年02期
17 余荣卓,钱范俊,陈孝丑;杉木种子园种实害虫的综合治理[J];森林病虫通讯;1998年01期
18 李启寿;;青海云杉大苗带土坨入冬移植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9 张应寿;郭海宏;李立新;;青海云杉强化繁育技术[J];中国林业;2011年16期
20 吴春芳,许秀兰;东峡林区青海云杉天然更新调查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兰;张宝琳;朱红斌;;青海云杉不同龄叶的水分状况比较[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卫民;杨四美;尚振江;;新疆伊犁逆温带果树主要害虫发生危害的现状及其综合防治[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沙广乐;胡锐;吴营昌;邢彩云;刘丽君;;郑州市胡萝卜田甜菜夜蛾发生危害及防治[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海旺;李秀文;;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江苏东台地区烟粉虱的寄主发生危害研究[A];2006年江苏省病虫防治绿皮书[C];2006年
6 李玉瑞;;桃虎象甲的发生和防治[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7 彭昌家;;南充市美洲斑潜蝇检疫与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加入WTO与防制有害生物入侵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贾那尔·努尔哈吉;;大青叶蝉在阿勒泰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及防治措施[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5 森林病害及其防治论文集[C];2009年
9 龚朝辉;龚航莲;;萍乡福寿螺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10 高九思;赵佳;韩琥珀;张海齐;杨占江;;板蓝根桃蚜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梅;祁连山青海云杉木材性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白登忠;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线树木生长、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史常青;黄土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许仲林;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地上生物量潜在碳储量估算[D];兰州大学;2011年
5 尹艳豹;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的森林资源调查因子联立估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刘硕;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党宏忠;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文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秦景;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耐盐生理及耗水特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夏博;云杉矮槲寄生对天然云杉林的影响及成灾因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贾俊姝;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侵蚀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发生危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尹承陇;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师晨娟;青海云杉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4 高贤良;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坡向分布差异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银萍;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结构组建稳定性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6 李萍;青海云杉遗传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娅丽;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栋栋;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叶解剖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文峰;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10 彭焕华;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冠截留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骥;未发生危害社会稳定重大案件事件[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杨元丰;本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成效明显[N];大同日报;2007年
3 记者简菊芳;林业气象两局携手护林[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任风 刘卫国 李清林 成睿智 梁玲 陈一品 刘慧敏 省植保站;早防早治小麦病虫草害[N];河南科技报;2009年
5 杨小红;公共植保应该成为防治主体[N];农资导报;2009年
6 水清;种大蒜注意防治刺足根螨[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7 记者刘尊哲;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系统普查启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宋玉立;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7年
9 ;南京一平菇场受菇蝇严重危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10 乌鲁木齐市植物园 阎小飞 孙卫 古丽汗;新疆常见云杉属植物的辨识[N];中国花卉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