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NPM1、SREBP1c基因的克隆、SNPs检测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摘要】:
本研究分别以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中国荷斯坦牛4个群体共1035份血样和秦川牛的组织样为材料,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和RNA。
运用反转录PCR、DNA测序和DNA序列分析,对牛的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的CDS序列进行了克隆、鉴定与序列分析。
运用黄牛混合DNA池测序技术和PCR-SSCP、PCR-RFLP、Forced PCR-RFLP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牛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1个外显子构成)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基因(21个外显子构成)共2个候选基因22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并对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3个群体在上述基因的SNPs位点与其生长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检验候选基因的SNPs位点对3个黄牛群体生长发育的遗传效应,以期发现对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效应的遗传标记。为中国黄牛的高效选育和分子标记数据库的建立、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
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1.黄牛NPM1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牛NPM1基因进行克隆,将得到的片段重组到pG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一个长为885bp的cDNA片断。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牛NPM1基因的该片段由1个外显子组成,编码295个氨基酸。与其他动物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与猪、犬、人、猕猴、大鼠、小鼠、原鸡和斑马鱼在氨基酸序列上分别有92.1%、91.9%、92.0%、90.7%、89.1%、88.5%、72.2%、52.8%的同源性。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黄牛NPM1基因在肾脏,肝脏,肺,小肠,脾脏和肌肉组织中广泛表达。
2. NPM1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运用黄牛混合DNA池测序法寻找牛NPM1基因的SNPs,在整个编码区(1个外显子:885 bp)共检测到6个SNPs和第634bp~645bp之间一处12-bp的缺失突变。其中,236CG和636AC为错义突变,其它4个SNPs为同义突变,并且489GA, 516GA, 624TC, 630TC和636AC 5个SNPs为连锁突变。
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南阳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初生重、6月龄个体的体长、6月龄和12月龄个体胸围、12月龄个体的体重和体长、18月龄体重显著相关,突变型个体大于野生型(P0.05)。在秦川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体重、胸围、腰角宽、胸深、体高、体斜长和十字部高,共11项指标显著相关,突变型个体大于野生型(P0.05)。在郏县红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6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12月龄胸围、24月龄个体坐骨端宽显著相关,突变型个体大于野生型(P0.01或者P0.05)。
3. SREBP1c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南阳牛、秦川牛和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运用黄牛混合DNA池测序法寻找牛SREBP1c基因的SNPs,共检测到7个SNPs和内含子7区域一处84-bp的缺失突变。其中,9807GA、10914GA、12020 CT和13603 TC为4个错义突变,10781CG为同义突变。
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南阳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初生重,6、12、18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24月龄体重显著相关,野生型个体大于突变型个体(P0.05)。在秦川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体重、荐高、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腰角宽、十字部高、胸深和胸宽显著相关,突变杂合型个体大于野生型(P0.01或者P0.05)。在郏县红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对6月龄体重、体斜长、平均日增重、胸围和坐骨端宽,12月龄体重、胸围、坐骨端宽,18和24月龄的体斜长、体重和胸围,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相关,突变杂合型个体大于野生型(P0.05)。
|
|
|
|
1 |
陈艺,吴登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第三代DNA分子标记[J];畜牧与兽医;2003年12期 |
2 |
江玉梅,杨桂玲;连锁不平衡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植保;2004年02期 |
3 |
李景芬,刘娣,于浩;7个猪种MyoD基因家族中3个基因外显子的SNPs检测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5年05期 |
4 |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卢为国,王树峰,王庭峰,张辉,李金英;SNPs在大豆等作物遗传及改良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
5 |
张洪伟;傅洪拓;夏德全;;农业经济动物的SNPs研究进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6 |
沈丽红;熊良伟;唐永凯;王帅兵;;奥利亚罗非鱼MSTN基因结构及其SNPs的筛选[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7 |
马云;侯飞;李荣荣;李爱民;马伟;陈宏;;天祝白牦牛ANGPTL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0年06期 |
8 |
刘大林;王金玉;魏岳;张跟喜;俞亚波;;京海黄鸡IGF-Ⅰ基因与生长和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9年11期 |
9 |
Dall’ olio S;晋大鹏;;意大利大白猪窝产仔数候选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6期 |
10 |
顾渝娟;郭建英;程红梅;万方浩;;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
11 |
魏岳;王金玉;刘大林;俞亚波;张跟喜;;京海黄鸡GH基因与生长、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家禽;2009年12期 |
12 |
颜文锦;李宁川;于佳惠;王丽云;卞良勇;王金玉;;Myostat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京海黄鸡体重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5期 |
13 |
黄丹丽;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李云龙;田黛君;陈亮;赵晓勇;;4个绵羊品种Leptin基因部分片段的SNPs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12期 |
14 |
于凌云;白俊杰;叶星;李胜杰;李小慧;;大口黑鲈MyoD基因结构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选[J];水产学报;2009年01期 |
15 |
贾祥捷;李秋玲;王长法;杨桂文;仲跻峰;;牛催乳素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产奶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
16 |
蔡惠芬;陈志;罗卫星;刘若余;张依裕;李敬瑞;;山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J];贵州畜牧兽医;2011年04期 |
17 |
许阳,李东潮,李晓丽,王飞雪,徐青,张明辉;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18 |
仇雪梅;李宁;邓学梅;赵兴波;孟庆勇;王秀利;;鸡MC4R基因的SNPs及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6年02期 |
19 |
李飞;郭凌;余潮;;PCR-SSCP检测水稻SNPs[J];检验检疫科学;2006年03期 |
20 |
李秋玲;许尚忠;昝林森;高雪;张争锋;任红艳;陈金宝;;3个牛品种UCP3基因第5内含子和第6外显子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