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V形堰过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在农业节水灌溉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灌区量水是一项基础的、关键性的技术,是灌溉用水管理的基本条件。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和水价制度的改革,研究结构简单、精度高的渠道流量测量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坦V形堰结合了三角剖面堰和三角薄壁堰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过流平顺、测流精度高的优点。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1B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72)对平坦V形堰的测流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严谨分析选择的基础上,对平坦V形堰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得到一下结论:
(1)通过对比选取不同堰前渠道长度进行模拟所得的结果,得出了随着堰前渠道选取长度的增加,模拟结果水位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结果水位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稳定值的情况下,选取适当的计算域,节约运算时间。本文通过比选,得出堰前取12m长度渠道比较适合本文中平坦V形堰模型的数值模拟。
(2)通过对比采用不同大小网格划分计算域所得到的模拟结果,得出了当网格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模拟计算结果的精度提高有限,而计算时间却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选取适当的网格大小以缩短计算时间。本文通过比较,采用0.2m大小的网格并在量水堰部加密的方法,保证了运算的精度,并节约一定的运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
(3)通过对采用不同紊流模型模拟所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在平坦V形堰的数值模拟中,用Standardk -ε紊流模型计算结果误差稍大于用Realizablek -ε紊流模型和用RNGk -ε紊流模型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同时,考虑到修正的RNG k -ε紊流模型能较好处理对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因此本文采用RNG k -ε紊流模型进行后续模拟计算。
(4)针对平均流速入口设置的模拟中,水位由流速入口开始会逐渐下降,且横截面流速分布随着水流的推进会变得越来越不均匀的情况,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水位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流速分布均匀的入口的断面动能,低于流速非均匀分布的断面动能,而在流速调整为非均匀分布的过程中,随着动能的增加,势能必然减小,水位自然会降低。为以后的改进计算,提高渠道模拟精度,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5)在对平坦V形量水堰的数值模拟中,采取采用RNGk-e紊流模型;VOF方法追踪自由水面线采;PISO求解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水位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水面线与初始值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够基本准确模拟水流通过矩形渠道平坦V形量水堰时的三维水流特性,可以为实验室平坦V形量水堰测流设计和野外量水设施率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
|
|
|
1 |
袁新明,毛根海,吴寿荣,唐锦春;双时间尺度紊流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2 |
施奇;;几种主要紊流模型的应用特性比较[J];治淮;2008年07期 |
3 |
冯丽华;吉庆丰;;三种紊流模型数值模拟明渠弯道三维水流的比较[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6期 |
4 |
戴会超;金忠青;;通度系数法在紊流模型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
5 |
张华庆,乐培九,杨细根;水深平均k—ε紊流模型在大尺度水域中的应用研究[J];水道港口;1995年03期 |
6 |
蒋紫筠;马利斌;;锥形渐扩管与后接管紊流模型正交离散网格的生成技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
7 |
程年生;李昌华;;丁坝绕流的k-ε紊流模型数值解[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
8 |
袁新明,毛根海,吴寿荣,唐锦春;高层建筑物风场和风压力的数值计算[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9 |
徐玲君;李国栋;陈刚;薛阳;;宽尾墩—台阶溢流坝三维数值消能流场模拟[J];人民长江;2008年15期 |
10 |
叶坚;窦国仁;;k—ε—S紊流模型的应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
11 |
郭金基;张应元;;污水处理系统的紊流方程组及其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12 |
丰小玲;孙建;郝秀玲;张发茂;;高拱坝水舌作用下水垫塘流场的二维数值模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3 |
赖锡军;汪德爟;姜加虎;黄群;;斜坡上异重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
14 |
张学森;王正中;申永康;;闸门底缘倾角对淹没水跃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1年06期 |
15 |
金忠青;;用标准k-ε模型求解二维紊动淹没射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6期 |
16 |
叶坚;窦国仁;;紊流模型中壁函数关系的改进[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
17 |
金海生,张书农;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的分层流的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1年04期 |
18 |
丁剡,周雪漪,李玉梁,余常昭;完全深度平均紊流模型及在潮流侧向排污计算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1994年11期 |
19 |
胡振红,沈永明,郑永红,邱大洪;温度和盐度分层流的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20 |
秦彦;余建祖;王先炜;;直升机附件舱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研究[J];直升机技术;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