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脾汤对厌食症大鼠白介素2及微量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理脾汤”对厌食大鼠进食量、体重、血清白介素2(IL-2)及血清中微量元素锌(Zn)、铅(Pb)的影响,探讨该方改善患儿厌食症症状,治疗患儿厌食症所致免疫低下的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50只健康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后,按随机化原则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空白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喂养;B组:厌食症观察组;C组:中药高浓度组(1g/ml);D组:中药低浓度组(0.5g/ml);E组:对照药物组。B组至E组均使用特殊配制饲料喂养。所有组别每日进行食量统计,以7天为一周期记录体重变化。以各实验组大鼠进食量与空白组相比减少30%以上作为模型建立成功标志,此后各组大鼠均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并进行药物灌胃(1次/日),空白组及厌食症观察组使用生理盐水,其余3组使用相应的药物灌胃。试验中定期观察主要生理指标,并于试验4周结束时采取血液样本进行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
数据分析:①实验厌食大鼠食物摄入量改变的时间方面:灌胃7天以后,C组大鼠及D组大鼠的摄食量与B组相比提高明显(C组P0.001;D组P0.01)。而直至灌胃后的第14天开始,E组大鼠的摄食量与B组相比才有显著的提高(P0.01)。实验表明在药效作用时间上,疏肝理脾汤相比对照药物优势明显。
②实验厌食症大鼠在体重变化方面:中药灌胃的第14天以后,C组及D组的大鼠体重与B组大鼠相比增加明显(C组、D组均P0.05),而E组(对照药物组)大鼠体重从灌药第21天以后亦开始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相对B组(P0.05),而且C组与对额E组相比体重增加也同样显著(P0.05),D和对E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3个药物组药物均能提高大鼠对营养的吸收,增加实验大鼠的重量,中药高浓度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③实验厌食大鼠血清中白介素2含量的影响:经治疗后,C至E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2与B组相比,均有很明显的提高(3组的P0.01);C组血清中白介素2含量明显高于E组,与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D组血清中白介素2含量与E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血清中白介素2测定值明显大于D组(P0.05);C组血清中白介素2测定值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④疏肝理脾汤对幼龄厌食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锌(Zn)、铅(Pb)含量的影响:经治疗后,三个治疗组血清中锌(Zn)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血清铅(Pb)与观察组相比较,有明显的降低(P0.01),;C组血清中锌(Zn)含量高于D组,血清铅(Pb)含量低于D组,与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组血清中锌(Zn)含量高于E组,血清铅(Pb)含量低于E组,与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组血清中锌(Zn)、铅(Pb)含量比E组无明显增加,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血清中锌(Zn)、铅(Pb)含量与空白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中药高浓度组的疗效优于低浓度组和江中健胃消食片组。
结论:(1)实验证明中药制剂疏肝理脾汤可以促进厌食大鼠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调节微量元素,恢复机体内环境稳定,从而使实验厌食症大鼠的食物摄取及体重都有较为明显改善。
(2)疏肝理脾汤通过提高免疫物质的正常表达,如IL-2含量的增加来调节机体免疫水平,为该方改善厌食症引起的患儿机体免疫低下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