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各专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它能有效地发展人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及柔韧协调性。田径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田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形势下,更需要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因而田径课的开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田径教学开展现状却不尽人意,甚至面临消亡的尴尬境地。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从相关方面寻找问题根源,彻底解决问题,旨在为高校田径运动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开展田径教学,让田径运动在高校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各高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的现状展开调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在正式调查之前,请专家审定了问卷,并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进行了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有着较高的效度。
在对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一些问题:西安市普通高校中,开设田径课程的很少,仅占35.7%;学生和教师对田径课程的认识不深刻,难以引起师生甚至学校及其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教学内容陈旧、刻板、缺乏创新内容,使田径课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田径教师自身综合能力普遍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场地器材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不能给田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田径课程考评机制不健全,导致评价结果片面、不准确。以上问题在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从而导致37%的学生和19.2%的教师认为应该取消田径课程,但大部分的师生认为应该开设田径课程,前提是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
文章最后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开展田径课程的作用;学生和教师要正确认识田径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开展一些非奥运项目、民族运动项目,提高娱乐性;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加大对田径场馆建设、器材设施的资金投入;健全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