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的危机及文化转型研究
【摘要】:当前,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使命和战略目标,但是,与此形成悖论的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手工艺行业却极度萎缩,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被纳入非遗,这种现象一方面显示了国家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传统手工艺自身文化再生力量的日渐疲弱,需要借助政府保护的方式来延续的事实,因此,面对传统手工艺现实危机的症候进行反思和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论文整体结构是以历时性和共时性构成一个立体的叙述维度。在历时性中,这种对现实的忧虑被代入到了一个延续的时间轴,分析了传统手工艺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文化及危机形式,而且,按照20世纪思想家丹尼尔·贝尔对于后工业社会的叙述,如果传统手工艺依然带着惯性的模式进入未来的后工业社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论文再一次钩沉历史,将时间还原到十九世纪末西方面临危机的那个节点,以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早期包豪斯的理想与西方工作室运动为例展开论述,对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和一系列改良实践进行了梳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复兴首先必须是应和着当代整体文化的一种转型,当代社会、文化景观是其必要的上下文语境,这部分的叙述以共时性和跨学科的维度展开,从当代消费社会、视觉转向和后现代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手工艺与当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关系,以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历史与现实等角度进一步梳理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文化转型策略,并结合手工艺与当代设计、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经典案例分析,来论证传统手工艺文化转型的合理性。.论文从现实困境出发,以危机溯源、历史经验、当代社会文化转向、应对策略等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传统手工艺的危机、当代转型的必然性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复兴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