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研究:产业组织的视角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演进,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从横向上看生产者由分散走向联合,从纵向上看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由独立走向一体化。以自然区位布局为基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布局区域化与生产经营专业化的结合,即农业区域专业化。
在理论层次上,以区域分工、规模经济、产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理论为基础,本文分别分析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内涵、演化机理及产业组织在其演化中的作用机制,把农业区域专业化视为规模化与专业化交织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农业地区专业化即自然区位布局的基础上,农业生产部门和经营部门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联系起来,并且随着农业分工从多样化到专业化的深化、生产经营从分散化到规模化的联合,高级阶段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最终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实践层次上,本文首先总结了西部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从自然、经济和体制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组织历史演进的考察,从经济、社会、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研究了其演进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西部农业区域专业化主体结构和内部组织协调。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本文对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测算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比较优势,选择油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一个包括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不同区域的对比研究发现,农业区域专业化必须强化比较优势的发挥、强调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衔接、重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最后,论文在分析和总结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目的、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认为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应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加强农业生产要素联合,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从农业经营的角度着重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同时,政府作为农业区域专业化体系中的公共服务部门,还应加大农业宏观调控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