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方台岩层产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
【摘要】:黑方台地区黄土-基岩滑坡危害巨大,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黄土-基岩滑坡受岩体结构的显著影响,而岩层产状往往是工程岩体结构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围绕岩层产状与黄土-基岩滑坡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并日益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论文主要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黄土-基岩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归纳总结黄土-基岩滑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资料,总结研究区黄土-基岩滑坡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分析黄土-基岩滑坡成因;重点研究岩层产状与黄土-基岩滑坡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边坡稳定性,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研究区黄土-基岩滑坡主要分布在黑台南侧和方台东南侧,主滑方向以南南东和南东东方向为主,占滑坡总数的78.6%。滑坡发育数量最多的坡长为300-400m、坡宽为400-500m、滑坡前后缘高差为110-130m和滑距为0-100m;
(2)随着岩层视倾角的增加,滑坡综合贡献率先增加后减小,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程度先增加后减小,贡献率最大的视倾角区间是15-20°,贡献率最小的视倾角区间是20-25°;随着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的增加,滑坡综合贡献率呈现出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是增加-减小-增加,贡献率最大的夹角区间是10-20°,贡献率最小的夹角区间是0-10°和20-30°;
(3)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岩层视倾角在15-20°之间时,最容易发生黄土-基岩滑坡;黄土-基岩滑坡在岩层视倾角的影响下,会出现黄土滑坡和黄土-基岩滑坡两种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42.22
|
|
|
|
1 |
郑颖人,赵尚毅,时卫民,林丽;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进展[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
2 |
熊诗湖;邬爱清;周火明;;层状软岩力学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
3 |
成永刚;;山西省高速公路不同滑坡类型的贡献率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
4 |
吴玮江;季节性冻结滞水促滑效应——滑坡发育的一种新因素[J];冰川冻土;1997年04期 |
5 |
汪发武;高速滑坡形成机制:土粒子破碎导致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6 |
李强,张倬元;顺向斜坡岩体弯曲及蠕变-弯曲破坏机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7 |
刘军,张倬元;四川某公路边坡缓倾角层状岩体结构面分级及成因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8 |
芮勇勤,贺春宁,王惠勇,陈宇亮,Yue Z Q,Lee C F,唐春安;层状边坡渐进破裂与失稳过程数值模拟探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9 |
付宏渊;吕东滨;刘建华;;震区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
10 |
李瓒;龙羊峡水电站挑流水雾诱发滑坡问题[J];大坝与安全;2001年03期 |
|
|
|
|
|
1 |
胡广韬
,赵法锁
,李丽
,李莉;基岩地区高速滑坡的多级冲程与超前溅泥气浪[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8年01期 |
2 |
夏浩明,奚树枫;霍山地区基岩滑坡与地震[J];地震地质;1989年03期 |
3 |
李会中;王团乐;孙立华;段伟锋;;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S2期 |
4 |
李会中;潘玉珍;王团乐;孙立华;;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成因与机制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07期 |
5 |
胡广韬,毛彦龙,杨建宏;论基岩滑坡的临床聚能与启程弹冲[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04期 |
6 |
赵法锁,毛新虎,罗丽娟,魏静,胡志平;基岩滑坡滑面的全矿物分析法研究[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7 |
刘涛,李渝生,汪波;贵州水城曾家包包大型基岩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J];山地学报;2005年03期 |
8 |
李钟武,王明龙;遥感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年02期 |
9 |
胡广韬;毛延龙;赵法锁;;论基岩滑坡的启程弹冲与行程高速[J];灾害学;1992年03期 |
10 |
许领;戴福初;邝国麟;闵弘;许冲;;IKONOS影像在黑方台黄土滑坡调查中的应用[J];遥感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