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与非卒中性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房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升高趋势。许多国外研究表明,房颤可以导致非卒中性认知功能障碍并可加速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认知功能障碍导致个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加重,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焦点。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房颤及非房颤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及MMSE、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价,探讨房颤与非卒中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4月-2016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的非卒中房颤患者共99名设为病例组,以房颤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为匹配因素纳入99名非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辅助检查结果,通过MMSE及MoCA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结果:1)通过MMSE量表评估,病例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0人(30.3%),对照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18人(18.2%),两组通过配对卡方检验示,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MoCA量表评估,病例组患者中存在认知障碍者90人(90.9%),对照组患者中存在认知障碍者73人(73.7%),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量表检查均提示病例组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结论房颤是导致非卒中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75;R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