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逐渐从低层次、单一化向高层次、多极化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体育产业作为“健康中国”和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利好的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赋予了金融新的职能、属性、方向和活力,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有益补充。在体育产业发展实践中,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自身技术、信息、成本、普惠性等优势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因此,系统研究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运用长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可能性和内在激励,并提出互联网金融是否可以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发挥金融本质作用和自身优势,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这一主要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构建模型,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以为体育产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再次以“苏宁金融”为典型案例,重点研究其在实践中支持体育产业的三种典型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法,从整体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据此提出在当前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最后,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