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女性的生活状况
【摘要】:
本文针对《世说新语》研究中过度拔高魏晋时期妇女地位、忽视《世说新语》对两汉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强调的这一倾向,通过对《世说新语》涉及女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条目进行分析考辩,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还原魏晋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精神状态的真实的历史原貌。
第一、《世说新语》中的女性依据其社会地位可分为士族、庶族、婢、妾与伎,由于其社会地位的不同,其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女性,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她们一样摆脱不了被男性社会忽视的共同命运。
第二、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礼法崩坏,处于礼法与非礼法夹缝中的女性更多的表现出了对传统礼法的顺从和继承,或有意或无意逢迎男性的审美喜好。她们处于新旧思想之间,因男性喜好不定,处于尴尬处境中。
第三、魏晋时期,女性虽然亦参与到品藻品鉴活动之中,但从深层来看,女性却又是这一风气被动接受者,是这一风气中的被缺略者。首先是女性作为品藻品鉴对象的缺略,其次是女性品藻品鉴圈的缺略,以及作为女性其独立价值的评价体系的缺失。我们总观《世说新语》女性与人物品藻品鉴关系特点可以看出,女性参与品藻与品鉴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是女性作为主体的依然被忽视。
第四、魏晋时期,女性依然是受制于男性社会所为她们圈定的社会生活的,仅有精神的狭小空间。妇德所要求的形式女性依然要遵守,并且在有意无意的情形下,圈定了自身的生活空间。嫉妒行为,只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女性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无奈。
第五、从话语模式上看,《世说新语》中,无论是在“德行”篇中还是在其他类别里面,叙述话语总是把女性放置到陪衬的地位。当然这并非为《世说新语》所特有,但是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和普遍性特点,更真实地反映出了这段时期,女性并未摆脱自两汉以来传统儒学给她们限定的身份地位,依然是被忽视的。
综上所述,这段时期女性思想世界的变化只是很微弱的,并不足以构成女性思想的自由与解放。即便是这个思想极大自由的时代,自由的主体依然只是男性,女性依然并未摆脱生活的重轭和锁在她们身上的精神枷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5;I206.2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5;I206.2
【引证文献】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二级引证文献】 | ||
|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