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蜡油性质及加工方案研究
【摘要】:
随着原油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催化裂化的原料正向重质化、多样化发展,利用催化裂化装置加工焦化蜡油成为炼油厂扩大原料来源和挖潜增效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在焦化蜡油性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兰州石化焦化蜡油加工方案。
本课题通过研究延迟焦化原料性质和优化操作参数来评价焦化蜡油的产率及其性质,得出兰州石化焦化蜡油具有硫、氮含量高,尤其碱性氮含量、芳烃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对焦化蜡油掺炼催化原料裂化性能实验评价以及裂化催化剂筛选评价,研究了焦化蜡油中碱氮含量对产品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考察了LHO-1、LBO-12和LBO-16不同催化剂对产品分布、重油转化能力的影响,得出了焦化蜡油在催化裂化装置加工的可行性。
焦化蜡油按5%掺入催化原料后,通过原料裂化性能实验评价表明,产品分布影响较大,原料中碱氮含量的增加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下降,造成转化率下降,柴油转化为汽油的量减少了,汽油收率下降,柴油收率上升,重油收率增加。通过对催化剂的筛选评价,使用重油裂解催化剂LHO-1其产品分布及重油转化能力、总液收均优于现使用的LBO-12复合催化剂。
依据焦化蜡油性质及原料裂化性能的研究,提出了在催化裂化装置掺炼焦化蜡油的加工方案,并在140万吨/年重催装置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汽柴油产品能满足质量指标,但从产品分布来看,汽油收率下降1.17%,柴油收率增加0.84%,油浆收率增加0.87%,提高了柴汽比,柴油方案有利于掺炼焦化蜡油,适当比例的焦化蜡油掺入催化裂化装置加工的方案切实可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E624
|
|
|
|
1 |
宋荣君,赵德智,王峰,王雷;助剂在焦化蜡油糠醛精制过程中的作用[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2 |
曹光伟,赵琰,魏登凌,佟明海,王绪泉;焦化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制[J];工业催化;2000年04期 |
3 |
李志国,凌逸群;我国延迟焦化现状和今后发展的建议[J];炼油设计;2001年07期 |
4 |
曹斌,高金森,徐春明;催化裂化提高焦化蜡油掺炼比的技术措施评述[J];当代石油石化;2003年08期 |
5 |
陈文艺,栾锡林,关毅达;我国焦化蜡油的组成和特性[J];石油化工;2000年08期 |
6 |
宋荣君,赵德智,曹祖宾,王峰;我国焦化蜡油的加工技术及其进展[J];当代化工;2003年03期 |
7 |
陈文艺;几种焦化蜡油化学组成与结构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年02期 |
8 |
王军民,孙同庆,殷木省;焦化蜡油复合溶剂萃取脱氮的工艺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年11期 |
9 |
凌昊,沈本贤,高玉延,陈新忠;甲酸络合萃取脱除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3年08期 |
10 |
张涛;焦化蜡油加工技术的探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10期 |
|
|
|
|
|
1 |
杨光福;孙文勇;;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主风分布器的磨损及其危害分析[J];安全;2010年10期 |
2 |
郁浩然,曹长兴,杨凤云,刘秀荣;溶剂碱洗对糠醛精制润滑油的影响[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3 |
靳广洲,唐瑞昆,高俊斌,王和平,罗国华,吴秀章;提高渣油掺炼比对催化裂化行为及产品性能的影响[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4 |
王虹,高劲松,许玉霞;利用长庆重油和FCC油浆生产道路沥青的探索性分析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5 |
李天详;左丹;熊杰明;;α-甲基萘馏份的脱氮脱色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6 |
任志鹏;张谦温;杨智;;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技术进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7 |
刘通广,王永杰;YFJ(巴柯)型离心式粉尘分级仪与标准筛的联合使用[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8 |
郭兰芬;高山;单秀杰;位淑华;王伟;;用污油渣油制备建筑沥青[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
9 |
卢伟光,龙军,田辉平;镧和铈改性对氧化铝性质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3年08期 |
10 |
刘百军;曾贤君;何琳琳;赵震;;ZSM-5/MOR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对混合C_4烃转化反应的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8年09期 |
|
|
|
|
|
1 |
倪月琴,臧璟龄,张吉仁;加氢脱氮催化剂活性相的表征——Ⅰ.硫化Mo/Al_2O_3的表面和化学结构[J];催化学报;1991年01期 |
2 |
王艳花,贾明春,吕春胜,高玉青,郭淑芝;催化裂化焦化蜡油初探[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3 |
陈文艺,赵德智,陈世醒,刘淑娟;辽河和胜利焦化蜡油组成的初步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4 |
曹光伟,赵琰,魏登凌,佟明海,王绪泉;焦化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制[J];工业催化;2000年04期 |
5 |
孙学文,刘彦辉,樊桂臣,高玉青;酸性助剂对催化剂及RFCC原料油裂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2年02期 |
6 |
尤正荣,廖建华,徐宗富;甲酸的生产及应用[J];化工时刊;1998年04期 |
7 |
周密,朱明华,朱泽霖,李承烈;重质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及分布分析V[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8 |
朱(王步)瑶;赵国玺;;液体表(界)面张力的测定——滴体积法介绍[J];化学通报;1981年06期 |
9 |
晁可绳;延迟焦化装置消除“瓶颈”的措施[J];炼油设计;1997年01期 |
10 |
丁宗禹,申海平;石油针状焦生产技术[J];炼油设计;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