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候模拟的分段积分法及其在荒漠化扩展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摘要】:
由于模式和初始场不可避免的误差,气候模拟仍然存在明显误差。本文研究了在这种形势下利用区域气候模拟气候变化,特别是模拟局地的外强迫变化改变引起的气候变化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数值试验表明,尽管现有的区域气候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气候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基本特征,但是用于研究局地外强迫变化的气候效应而进行的敏感性试验时可能造成大的相对误差,使研究结果失去可信性。本文认为在研究外强迫变化的气候效应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通过四维同化方法将观测或分析场引入模拟过程,保证对气候现状的模拟有足够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敏感性试验的可靠性,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积分方法,并将其用于研究我国西北荒漠化扩展对气候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采用通常的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利用区域气候模拟研究我国西北荒漠化扩展引起的气候变化,比较了从不同初始场出发模拟得到的荒漠化扩展的差值场的差异,结果表明尽管模式对气候现状的模拟能力比较令人满意,但从“差值场”的角度看相对误差不可忽视,而且长时间的积分后这种误差还会增大。
(2)阐述了基于资料同化技术的分段积分方法提出的思想和实施方案。利用一个低阶谱模式进行的模拟试验证明,模式误差可能导致大气状况进入和实际不同的平衡态,导致模拟结果出现气候漂移,也严重影响到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段积分方法,不断替换模式初始场,能够有效地克服模式误差的累积,抑制气候漂移的出现,保证了敏感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3)利用中尺度模式(MM5)进一步检验和比较了分段积分方法与传统连续积分方法的优缺点。试验表明,分段积分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误差的累积,提高模式对现状的模拟能力,这保证了利用此方法作敏感性试验比传统方法更可信。
(4)按照我国20世纪90年代荒漠化扩展的速度,规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扩展范围,通过MM5模式利用分段积分方法模拟研究荒漠化扩展对我国夏季气候的影响。发现荒漠化扩展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南方降水增加,将有可能加剧我国南涝北旱的形势。
|
|
|
|
1 |
熊喆;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2 |
刘华强
,钱永甫
,郑益群;嵌套域大小对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效果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1期 |
3 |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符淙斌;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4 |
龚威,李维亮;中国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03期 |
5 |
钱永甫,刘华强;论区域气候模式与全球模式嵌套时边界区的选择[J];大气科学;2001年04期 |
6 |
潘劲松,翟国庆,高坤;区域气候模拟中多种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J];大气科学;2002年02期 |
7 |
刘华强,钱永甫;P-σ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对冬夏季月平均场的模拟试验[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8 |
郑益群,苗曼倩,钱永甫;湍流动能闭合方法在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9年06期 |
9 |
魏和林,符淙斌,王维强;区域气候模式侧边界的处理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8年05期 |
10 |
熊喆;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东亚气候的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11 |
王守荣,黄荣辉,丁一汇,L.R.Leung,M.S.Wigmosta,L.W.Vail;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J];气象学报;2002年04期 |
12 |
高学杰,林一骅,赵宗慈,Filippo Giorgi;CO_2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对我国沿海台风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4期 |
13 |
马艳;刘洪芝;靳立亚;;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及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6年12期 |
14 |
李辑;王小桃;李菲;安昕;;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在东北地区的应用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
15 |
符淙斌,魏和林,陈明,苏炳凯,赵鸣,郑维忠;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演变的模拟[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
16 |
吕世华,陈玉春;西北植被覆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99年03期 |
17 |
高学杰,赵宗慈,丁一汇,黄荣辉,Filippo Giorgi;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Ⅱ:中国区域气候的可能变化[J];气象学报;2003年01期 |
18 |
丁一汇,张晶,赵宗慈;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二部分:陆面过程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的耦合模拟试验[J];气象学报;1998年04期 |
19 |
吴涧,王卫国,郭世昌,谢应齐,陈新梅;中国地区大气硫化物分布和输送基本特征的模拟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20 |
钟中,苏炳凯,赵鸣,汤剑平;区域气候模式中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作用的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