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水旱灾害及救助措施研究
【摘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之一,水旱灾害频发。本文对秦汉时期水旱灾害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水灾多发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夏、秋季为主;旱灾分布多以春夏旱、夏旱和夏秋旱为主。水旱灾害危害严重,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同时水旱灾害的链发性导致蝗灾疾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灾害的破坏性。
水旱灾害的形成主要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同时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等也不容忽视。
秦汉时期的救灾措施多样,形成了灾前预防、灾时救助、灾后补救等较为完备的体系,其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及管理水平较高,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吏治的腐败等因素,使救灾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