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整改的国家审计效果研究
【摘要】: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效果的好坏对国家审计的事业发展乃至国家治理能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审计效果不仅取决于现场审计的工作质量,更取决于后续对查出问题的整改执行力度。若审计查而不纠,则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审计整改效率的提升对提高国家审计效果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审计署不断拓宽审计范围、公开审计结果、加强审计建设,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整改难”、“屡审屡犯”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审计整改的视角,分析我国审计整改的情况,并研究现行审计整改是否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国家审计的效果,期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国家审计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提高国家审计能力,丰富审计问责制度,推动国家审计的未来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整改制度、整改报告和整改成果等几方面分别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审计整改的运行情况,然后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选取了2007至2013年间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审计整改对国家审计效果的影响关系。主要研究结论为:加大对问题资金以及移送案件的整改力度能够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国家审计效果;对问题资金的整改未能有效抑制资金的贪污腐败以及挪用等不良现象,但移送案件的处理力度可以有效的发挥震慑作用,抑制贪污腐败现象,从而发挥国家审计促进廉政建设的效果。此外,预防性整改未显示出对提高国家审计效果发挥积极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国家审计及整改制度体系、加大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以及加大审计投入力量等提升我国国家审计效果的对策建议,以期从整改的角度拓展对国家审计的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家审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