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的研制
【摘要】:微晶玻璃是由基础玻璃经控制晶化行为而制成的微晶体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机械强度较高、耐磨性能好、耐腐蚀性和耐热冲击性能优良、热膨胀系数可调等特点,可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工业废渣的大量排放和堆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引起了更多地关注。一般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钙、硅、镁、铝等元素的氧化物,这些成分经过适当调整可以使其成为制备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
本文主要以甘肃省金川公司的镍渣和兰州西固电厂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选取CaO-SiO_2-MgO-Al_2O_2玻璃系统,确定以辉石为微晶玻璃的主晶相,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基础玻璃组成和配料选择、热处理制度制定对微晶玻璃综合性能的影响。
运用理论计算和实验调整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微晶玻璃的基础配方,然后利用正交方法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并确定最优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该类微晶玻璃的最优配方(wt%)为:镍渣34%、粉煤灰28%、硅铁14%、萤石5%、碳酸钠4%、碳酸钙10%、形核剂为TiO_2+ZrO(4%)复合形核剂。
以最优配方制备基础玻璃,结合差热曲线确定热处理制度的类型为一步法热处理工艺,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并且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实验表明:微晶化热处理温度比保温时间对性能的影响相对更重要一些;该微晶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为:热处理温度730℃,热处理保温时间1.5h。
本文对所制备的微晶玻璃进行了一系列主要性能的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镍渣和粉煤灰开发研制微晶玻璃在工艺和性能上都是可行的,其制品综合性能优良,并且其中固体废弃物的总利用率(wt%)超过60%,消耗废渣量大,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Q171
|
|
|
|
1 |
邓再德,曾惠丹,英廷照;硅灰石型烧结微晶玻璃及其应用前景[J];玻璃与搪瓷;2001年01期 |
2 |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姚鼎文;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2年06期 |
3 |
张培新,文岐业,刘剑洪,张黔玲,任祥忠,魏波;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与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09期 |
4 |
刘军,宋守志;TiO_2和Cr_2O_3作晶核剂对尾矿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5 |
汤李缨,程金树,全健;烧结粉煤灰微晶玻璃装饰板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9年01期 |
6 |
乔冠军,金志诰;微晶玻璃的发展—组成、性能及应用[J];硅酸盐通报;1994年04期 |
7 |
干福熹;新技术领域中的硅酸盐材料[J];硅酸盐学报;1991年01期 |
8 |
李有光,龚七一,秦德酬,丁宇;利用铬渣制造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板[J];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
9 |
肖汉宁,邓春明,彭文琴;工艺条件对钢铁废渣玻璃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0 |
杨家宽,王梅,何归丽,杨述华,肖波;热处理条件对FeO-Fe_2O3_CaO-SiO_2体系铁磁微晶玻璃显微组织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年02期 |
|
|
|
|
|
1 |
孙鹏;车玉满;郭天永;李连成;孙波;;高炉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J];鞍钢技术;2008年03期 |
2 |
薛召露;侯朝霞;王少洪;胡小丹;陆浩然;牛厂磊;王浩;;上转换碲酸盐玻璃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
3 |
朱春江;;高炉矿渣微晶玻璃的研制[J];宝钢技术;2010年03期 |
4 |
王亚利;倪文;李克庆;马明生;刘凤梅;杨晓光;;难选赤铁矿熔融还原炼铁及熔渣制备微晶玻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
5 |
于向阳,李敬华,芦忠新,周子正,程继健;微晶玻璃建材的研究与应用[J];玻璃与搪瓷;2002年04期 |
6 |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姚鼎文;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2年06期 |
7 |
王立久,王伟,曹明莉;泡沫玻璃微晶化研究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3年02期 |
8 |
何峰,裴新美,周宇,程金树,祝茂昌;烧结法微晶玻璃的烧成与燃气梭式晶化窑工艺确定[J];玻璃与搪瓷;2003年03期 |
9 |
杨家宽,张杜杜,肖波,王秀萍;高掺量赤泥—粉煤灰微晶玻璃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4年05期 |
10 |
匡敬忠,邱廷省,张格;尾矿微晶玻璃制备新工艺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5年03期 |
|
|
|
|
|
1 |
林河成;我国钼矿山生产中的三废治理[J];四川有色金属;2005年02期 |
2 |
李醒;粉煤灰资源化的现状[J];安徽化工;2002年05期 |
3 |
吴兴才,张秀云,胡多朝,冯士安;矿渣铁系颜料的研制及其酚醛防锈漆[J];安徽化工;1995年01期 |
4 |
田英良,杨丽敏,常新安,肖卫强,王二平;利用铁矿尾矿研制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5 |
马明生;倪文;王亚利;;镍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结晶动力学及结晶化过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6 |
宋申明,刘书君,伍洪标;矿渣微晶玻璃的研制[J];玻璃与搪瓷;1983年05期 |
7 |
沈定坤;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J];玻璃与搪瓷;1991年06期 |
8 |
沈定坤;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续)[J];玻璃与搪瓷;1992年01期 |
9 |
梁忠友;赤泥微晶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1997年06期 |
10 |
许淑惠,林宏飞,彭国勋,姜文剑,何超;矿渣微晶玻璃产品的研究与开发[J];玻璃与搪瓷;2000年02期 |
|
|
|
|
|
1 |
宋申明,刘书君,伍洪标;矿渣微晶玻璃的研制[J];玻璃与搪瓷;1983年05期 |
2 |
陈惠君,董大奎,陈云芳,林健;钢渣玻璃及微晶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1988年02期 |
3 |
沈定坤;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J];玻璃与搪瓷;1991年06期 |
4 |
段仁官,梁开明,顾守仁;TiO_2对粉煤灰玻璃晶化影响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1997年03期 |
5 |
膝立东,邵明兰,陆德明;金矿尾砂引入量对透辉石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J];玻璃与搪瓷;1997年03期 |
6 |
许淑惠,林宏飞,彭国勋,姜文剑,何超;矿渣微晶玻璃产品的研究与开发[J];玻璃与搪瓷;2000年02期 |
7 |
何超,宁叔帆,林宏飞,许淑惠;矿渣微晶玻璃核化及晶化制度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0年03期 |
8 |
宁叔帆,何超,林宏飞,许淑惠;压延法矿渣微晶玻璃成分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0年04期 |
9 |
邓再德,曾惠丹,英廷照;硅灰石型烧结微晶玻璃及其应用前景[J];玻璃与搪瓷;2001年01期 |
10 |
杨家宽,肖波,王秀萍,姚鼎文;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