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为了提高软件需求和软件设计的质量,软件工程界提出了需求分析工程技术和各种软件建模技术,需求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理念也由此产生。
本文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描述和设计方法,并在借鉴传统的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六视图”体系结构描述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的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在构造多层抽象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描述,对组件、功能、开发者之间的关联的表现以及构造视图、以及视图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借助改进的体系结构描述方法,论文提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强调了功能需求,还着重要求满足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并强调了采用迭代增量的方法来构建软件体系结构,采用开发者熟悉的UML机制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使具体事项之间的映射更为接近,并能得到Rational Rose等商业工具的支持。
论文在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构件的三层体系结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利缺陷,引入了Web服务技术,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层次体系结构模型——WSBTA。通过与Web服务技术的结合,WSBTA细化和扩展了传统的三层体系结构,使之能更好的解决企业软件系统整合时所遇到的异构性问题,具有更加灵的可扩展特性。最后,在该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应用模型,结合一个具体的软件设计实例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
|
|
|
|
1 |
郭成昊;赵颜利;刘凤玉;;一种自适应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1期 |
2 |
朱贤友;邹赛;徐雨明;魏书堤;王雷;;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DELPHI动态树型目录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7年02期 |
3 |
饶若楠,尤晋元;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分布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4 |
徐德亮;;浅谈招生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科技资讯;2006年31期 |
5 |
马重明;张学旺;范时平;;基于UML的软件体系结构开发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4期 |
6 |
徐鹏;杨放春;;建模样式:一种评估软件体系结构非功能属性的方法[J];软件学报;2006年06期 |
7 |
杨卫东,于卫,蔡希尧;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8 |
于卫,杨万海,蔡希尧;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10期 |
9 |
马重明,胡湘云;基于UML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法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5年02期 |
10 |
张友生,陈松乔;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与进化[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2期 |
11 |
陈心;;基于UML的航空代理人机票销售系统的设计[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7期 |
12 |
叶俊民,赵良,罗景,王振宇,赵恒;软件体系结构测试覆盖准则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年22期 |
13 |
伍江华;马于涛;张子鹤;陈建勋;;领域分析在C~3I仿真测试环境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6年05期 |
14 |
唐胜群,郭学理,姚俊峰,方志民,王文革;电力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计算机工程;1999年10期 |
15 |
何炎祥,黄浩,石莉,张戈,李超;软件体系结构中五种常见风格的剖析[J];计算机工程;2000年10期 |
16 |
王振宇,池志强,陈利;软件体系结构讲座(八)——体系结构设计工具[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0年02期 |
17 |
赵恒;王振宇;曹万华;叶俊民;;化学抽象机的分析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3年01期 |
18 |
莫世锋,何贤江,王秉中;一种总线型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4年05期 |
19 |
王君珂,王柏,艾波;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业务场景体系结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S2期 |
20 |
褚华;陈平;;基于进程组构件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