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研究
【摘要】: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当前国际会计的发展方向。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历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我国财政部先后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逐步的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国际会计准则,消除差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最新成果。那么,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总体趋同的情况下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各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等基本问题后,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将《基本准则》和《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固定资产准则、政府补助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和企业合并准则的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其次,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进行了实务研究,以公开发行H股公司为样本,对17家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境内外年报进行调查,通过计算差异额和差异率来定量研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双重披露净利润的差异程度。找出造成双重披露净利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现存差异的影响,提出了未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