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微粒释放过程的研究
【摘要】:
本文在大沽河下游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样品(砂样、水样和粘土矿物)的采集、处理以及物理组成与化学性质分析,通过室内批量试验和砂柱试验,应用胶体化学和界面化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多孔介质微粒释放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临界流速、临界盐浓度、临界盐浓度递减率、临界离子强度和pH值。
多孔介质微粒释放试验表明:
①进水流速产生的剪切力变化对微粒释放有着明显影响。当砂柱中为海水、50%海水+50%地下淡水和地下淡水时,振荡频率分别超过180次/min、160次/min、160次/min,水流速度超过90m/d、58m/d和55m/d时,有较明显微粒释放现象发生:
②NaCl溶液引起微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为0.06±0.005mol/L,临界盐浓度是一价阳离子的特性,不同一价阳离子的临界盐浓度值不同,Li~+、K~+,NH_4~+临界盐浓度分别为0.05±0.005mol/L、0.05±0.005mol/L和0.01±0.005mol/L,而二价阳离子Mg~(2+)和Ca~(2+)不存在临界盐浓度;
③中性条件下,NaCl溶液临界盐浓度递减速率在0.012mol/L左右,只有驱替溶液(低于临界盐浓度值)与被驱替溶液的浓度差高于该值时,微粒释放才会发生;
④Ca~(2+)的存在对微粒释放过程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溶液中Ca~(2+)摩尔百分数为5%和10%时,引起微粒释放的临界离子强度分别为0.02mol/L与0.007mol/L,远低于NaCl溶液的临界盐浓度;
⑤pH值对微粒释放影响明显:酸性条件下微粒释放时间短,释放累积量少,酸性条件抑制微粒释放;碱性条件下,微粒释放时间长,微粒释放累积量大,碱性条件加速微粒释放。酸性条件下释放过的砂柱中,当用中性蒸馏水进行驱替试验时,存在二次释放现象,且释放量远大于第一次释放过程。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砂柱不存在微粒二次释放。
|
|
|
|
1 |
Tony Chien B.H.Caudle
,郭素桦,程时清
,乐长荣;真实气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改进解析解[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6年01期 |
2 |
佘铭钢,刘铮;多孔介质电渗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Ⅰ) 多孔介质电渗流动的CFD模拟[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
3 |
李传亮;张学磊;;管流与渗流的统一[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2期 |
4 |
褚金华;程乐鸣;施正伦;骆仲泱;岑可法;;渐变型多孔介质燃气装置的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9年01期 |
5 |
周磊;刘石;;模拟监测碳酸盐岩油藏实验台设计[J];科技传播;2010年16期 |
6 |
左永梅;邹学忠;;多孔介质中粘性指进的发生与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2期 |
7 |
何德坪,闻德荪,张勇,舒光冀;铝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过程[J];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02期 |
8 |
陈洁,李尧臣;三维多孔介质中应力与渗流的摄动有限元分析[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
9 |
田贵山,马振吉;气体在陶瓷过滤器元件内的流动研究[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年04期 |
10 |
李传亮;多孔介质的应力关系方程——答周大晨先生[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2期 |
11 |
王恩宇,程乐鸣,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天然气在渐变型多孔介质中的预混燃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
12 |
马世虎,解茂昭,邓洋波;多孔介质往复流动燃烧的一维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
13 |
李敬松,李相方,童敏,程时清;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变实验的新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6期 |
14 |
李敏杰,王煤,余徽,纪平均,许峰;竖直套管内带热源的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年01期 |
15 |
张玉军,康永华;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理论及在近水体采煤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5年05期 |
16 |
李明川;樊栓狮;赵金洲;;冰成天然气水合物机理分析[J];能源工程;2006年06期 |
17 |
刘志峰;赵刚;刘正锋;张有为;王晓宏;;逾渗多孔介质对固体颗粒吸附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7年06期 |
18 |
李国霞;韩志勇;朱敬涛;;含水介质中粘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测定[J];海洋通报;2009年01期 |
19 |
虎维岳;李静;王寿全;;瓦斯在煤基多孔介质中运移及煤与瓦斯突出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4期 |
20 |
;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J];山东冶金;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