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PC的汽车紧急变道模型避障系统的实现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特别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趋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自驾出行会选择高速公路这种方式作为城市间的交通。相应的,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发生总数也屡创历史新高,如何更好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成了各国关注的重点。找到一种有效而又简捷的方法,来解决公路交通事故的问题,已经成为各国进行研究的热点。
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类型也以追尾碰撞和相互剐蹭为主,像相对行驶碰撞、侧面横向碰撞、车辆行人碰撞等基本在高速公路上不存在。另外,由于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车速快,路况好,经常会发生驾驶员反应不及,或者精神长时间松懈反应慢等情况。而且高速行驶的车辆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与路面摩擦系数降低或雾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制动侧滑、甩尾而发生侧向剐蹭或因为行车视距不足而导致追尾碰撞事故。
通过建立车辆变换道路行驶的运动学模型,研究高速公路上车辆变换道路行驶的各项因素,确定模型的最小安全距离,对开发主动式汽车防撞的汽车安全技术,减轻驾驶员的驾驶压力和减少由道路环境恶劣所造成的判断错误,提高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论文首先学习了SOPC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Altera公司的Nios II软核的类型和构成,随后重点学习了构建SOPC系统所依赖的Avalon总线,并在实现变道系统模型中,详细介绍了SOPC系统建立所需要的硬件实现过程和软件实现过程。另一方面,本文研究了高速公路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高速公路实际环境条件下的最小安全距离,选择了变道模型。基于变道模型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型,它综合了跟驰制动模型和变换道路行驶模型的优点,先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制动处理降低车辆的速度,然后再对车辆进行变道操作,使得变道行驶车辆的姿态更加安全和舒适。我们建立了新模型后,分析了不同制动作用调整车速时间对车辆变道行驶轨迹和安全车距的影响。最后,利用SOPC对模型进行了实现。
|
|
|
|
1 |
杨伟,徐杰,李宗平;高速公路上跟随车安全距离的一种确定方法[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2 |
蒋继昭;溶(土)洞与公路间安全距离计算[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5期 |
3 |
余朝蓬;王营;高峰;;车辆跟驰安全距离的区间分析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1期 |
4 |
陈本源;张荣华;徐翔;黄峰;;汽车速度与安全距离测量系统设计[J];电子制作;2013年07期 |
5 |
徐理博;许超;常春伟;;2000磅级制导弹药打击下桥梁建设的安全距离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年05期 |
6 |
李铮;空气冲击波作用下人的安全距离[J];爆炸与冲击;1990年02期 |
7 |
张明厚;;安全距离[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32期 |
8 |
王文清,王武宏,钟永刚,易生平;基于模糊推理的跟驰安全距离控制算法及实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
9 |
田哲文;刘峰宇;邓亚东;代宏伟;雷帅;;汽车防追尾预警系统安全距离数学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04期 |
10 |
承维宠;;汽车行驶纵向安全距离具体数值的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1 |
徐杰,杜文,孙宏;跟随车安全距离的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
12 |
许颖;岳大军;赵洋;张广志;;汽车超车安全辅助判断系统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3期 |
13 |
游峰;张荣辉;王海玮;温惠英;徐建闽;;基于纵向安全距离的超车安全预警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
14 |
罗志刚;侯涛;;列车安全距离优化算法研究与仿真[J];铁道学报;2014年08期 |
15 |
葛如海;张伟伟;;基于隶属函数的高速公路安全距离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
16 |
刘爱竹;近电作业时安全距离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1期 |
17 |
王登贵;张敬东;张健;于膑;;车辆纵向安全距离算法及其防撞预警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7期 |
18 |
李正宇,龙源,唐献述;爆炸冲击荷载对动物杀伤作用距离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
19 |
王爱营;崔新壮;;强夯施工中邻近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7期 |
20 |
温世游,李夕兵,罗章;某滑坡事故的诱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