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优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果胶酶(Pectinase)是一类可以催化果胶有限水解的酶。本研究以腐烂的水果(苹果、梨、大枣)为试验材料,通过平板分离法筛选高产果胶酶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筛选出的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其所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市售两种果胶酶Pectinex XXL、Pectinex 5XL进行苹果汁澄清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平板分离法筛选得到来自腐烂大枣的果胶酶高产菌株,经由分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由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1%,蛋白胨0.5%,吐温-60添加量0.3%,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4.5,发酵温度40℃。根据理论计算,在此发酵条件下菌株的产酶能力应达到10758u/mL。通过验证试验,得到其产酶能力为10692u/mL,两者相差不大。同时,发酵温度对菌株的产酶能力影响极显著,发酵培养基氮源及初始pH值对菌株产酶影响显著,而碳源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的产酶能力影响不显著。
菌株复筛时的产酶能力为9632.5u/mL,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的产酶能力为10692u/mL,提高了1059.5 u/mL。
试验筛选菌株所产果胶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4.0,其pH稳定性在酸性范围内,最适温度为45℃,温度稳定性在中温范围内,即为酸性中温果胶酶。此外,K+、Ca~(2+)、Mg~(2+)、Cu~(2+)对该果胶酶有激活作用,其中Ca~(2+)的激活作用尤为明显;而Ag+、Fe~(2+)对果胶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立果胶酶酶活与pH (X_1)、温度(X_2)、金属离子浓度(X_3)三因子的数学回归模型: Y=117710.4+13770.4X_1+15053.8X_2+5604.03X3-5397.5X_1X_2+11580.1X_1X_3-12813.5X_2X3+18871.5X_1~2+114.0X_2~2+17671.1X_3~2
通过与市售两种果胶酶Pectinex XXL、Pectinex 5XL进行苹果汁澄清效果的比较,试验筛选菌株所产果胶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添加量1.4μL/mL、pH值4.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苹果汁透光率达到91.2%。而经过市售成品果胶酶Pectinex XXL、Pectinex 5XL酶解澄清后的苹果汁透光率分别达到86.6%、89.2%。因此,试验所得果胶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S255.1
|
|
|
|
1 |
邬敏辰,邬显章;饲用复合酶固体发酵工业化生产[J];饲料工业;2003年01期 |
2 |
汤鸣强;卞矛;李琼华;;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果胶酶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2期 |
3 |
杨欣伟;林伟铃;田宝玉;柯崇榕;黄薇;黄建忠;;果胶酶高产菌株EIM-6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产酶条件优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4 |
蔡志宁,林炳芳;果胶酶对葡萄汁非酶褐变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5 |
林洪宝,傅蓉,薛伟明,郭春腾,饶平凡;从黑曲霉发酵的果胶粗酶中分离纯化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6 |
顾燕松;纺织生物助剂果胶酶酶活的测定方法[J];纺织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
7 |
储长流;郑皆德;;苎麻酶脱胶用菌株的筛选及性能[J];纺织学报;2006年03期 |
8 |
林建城;杨文杰;朱丽华;王志鹏;陈国强;;商品果胶酶(Aspergillus niger)的催化动力学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9 |
吴琼,刘自镕;放线菌果胶酶产酶条件及酶促反应条件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6年04期 |
10 |
章银梅,李心治,黄凡,张宇,范树田;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果胶酶的研究 Ⅰ.菌种选育、鉴定及其酶学特征分析[J];工业微生物;2000年01期 |
|
|
|
|
|
1 |
杨联松,檀根甲,徐美清;茶多酚抑菌作用和防腐效果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
2 |
杨月梅;江贤章;黄建忠;;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F898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3 |
林洪宝,傅蓉,薛伟明,郭春腾,饶平凡;从黑曲霉发酵的果胶粗酶中分离纯化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4 |
顾燕松;纺织生物助剂果胶酶酶活的测定方法[J];纺织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
5 |
郑皆德,刘让同,李玉玲;苎麻酶法脱胶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纺织学报;2002年04期 |
6 |
吴国杰,卢业玉,黎碧娜,吴雅红;新开发的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J];广东化工;1999年02期 |
7 |
祝霞,韩舜愈,张盛贵,蒋玉梅;杏汁饮料发酵工艺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8 |
吴琼,刘自镕;放线菌果胶酶产酶条件及酶促反应条件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6年04期 |
9 |
章银梅,李心治,黄凡,张宇,范树田;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果胶酶的研究 Ⅰ.菌种选育、鉴定及其酶学特征分析[J];工业微生物;2000年01期 |
10 |
赵允麟,赵莉;黑曲霉复合酶系组成的调节与控制[J];工业微生物;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