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祁连山地景观特征尺度研究
【摘要】:采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三期遥感影像,运用半方差分析和小波变换方法,研究了东祁连山地景观的特征尺度,研究结果表明:
1)东祁连山地景观存在四个尺度等级结构特征:4100—4800m之间,对应的主要斑块类型为灌木、草地和水域;5400—6500m之间,对应的主要斑块类型为森林、灌木、草地和水域;11000—15000m之间,对应的主要斑块类型为冰雪;20000—22000m之间,对应的主要斑块类型为冰雪和荒地。
2)同一时相不同方向上的特征尺度不同,总体上东西、南北两个方向上的特征尺度小于西北—东南方向上的特征尺度,这种差异与东祁连山地景观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地质构造体系有关。
3)同一方向不同时相的特征尺度比较可以看出,由于90年代后期祁连山东部气候变暖很明显,冰川退缩,湿地减少,加上林木乱砍滥伐及过牧等人为原因对东祁连山地景观结构的异质性有明显影响,使得研究区森林、灌木、草地、水域等斑块相关性减弱,特征尺度变小。
4)随着采样间距的增大,东祁连山地景观的特征尺度相应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在时间上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若采样间距继续增大至数千米以上时,则不能较好地表现出景观格局的自相关性。因此通过改变半方差函数的采样步长和计算间距可以克服半方差对多尺度分析的不足。
5)半方差分析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计算间距和方向,通过理论模型拟合判断多个方向上的尺度特征,并且对生态影响随距离递减的事实具有一定解释力,但对不同方向结构特征的分析不敏感,难以揭示出研究区景观格局多尺度特征,而小波变换却能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因而,本文研究认为,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把握景观空间特征和分析景观特征尺度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