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生真菌Dh菌株孢子粉的生产及制剂储存条件研究
【摘要】:
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 Dh菌株是从沙枣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上分离到的虫生真菌,为世界性广布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均有分布。本研究探索了Dh菌高纯度孢子粉生产、孢子表面活性剂及常温贮存的技术途径,为进一步研制开发该菌株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固体培养与产孢条件优化以熟化度适中的大米作为固相产孢基质,研究了米料厚度、氮源营养添加剂及其浓度对Dh菌株气生分生孢子的产量、含水量及活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径15cm的培养皿中用50 g大米生产的孢子粉含水量最低。在大米中添加蛋白胨、硝酸钾及硝酸铵,3种氮源都能提高孢子粉产量及活孢率,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浓度试验表明,在大米中添加0.3%的KNO3最有利于产孢。这些指标说明,用此法生产Dh菌株分生孢子粉,具有产量高、粉质优、活力强、含水量低及经济实用等优点,为合理利用库存低值陈米生产杀虫真菌高纯度孢子粉开辟了新的途径。
孢子粉贮存生理将不同含水量(23.2%、16.0%、11.3%)Dh菌孢子粉分别贮存于4℃和25℃下,每隔15d定期检测活孢率、内贮总糖和蛋白含量,持续进行150 d。结果表明,各处理内源总糖含量在前3个月贮存期间缓慢下降,然后表现起伏较大,内贮总蛋白含量变化虽略有反复,但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本试验中Dh菌分生孢子在4℃和25℃下贮存过程中,4℃处理条件下的孢子粉内源蛋白与总糖在贮存期间起伏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在4℃下,不同含水量孢子粉的活孢率始终比在25℃下降低缓慢。同一温度下活孢率的下降随孢子粉含水量增大而加剧。
表面活性剂及农药的影响在供试的12种表面活性剂中,吐温—80和喜迎门增白洗衣粉对Dh菌株孢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表面活性剂,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大,这说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高低对孢子萌发有很大的影响。从供试的3种浓度比较,总体来看,0.05%的浓度对孢子发芽影响最小,3种浓度间的差异都显著。从供试的11种洗衣粉比较来看,越是高浓度的洗衣粉,对孢子的萌发抑制作用就越强。供试的各种农药对Dh菌株的生长抑制率不同。其中敌敌畏、甲霜灵、菊马乳油的抑菌作用较强,敌克松的抑制作用最弱。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库存低值陈米生产Dh菌株高纯度孢子粉的固相产孢新工艺;降低孢子粉含水量,能有效提高孢子粉的商品货架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表面张力,增加其在水中的分散度。虫生真菌在应用的过程中常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Dh菌株对害虫的控制作用,考虑了多种农药对其的毒性。
|
|
|
|
1 |
何恒果,李正跃,陈斌,文良柱;虫生真菌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2 |
李增智;英国虫生真菌学家 N.Wilding来华学术交流[J];微生物学通报;1989年01期 |
3 |
王用贤;杨红明;;浅淡虫生真菌[J];云南林业;1990年05期 |
4 |
梁宗琦,陈月碧,刘爱英,王迺亮;一种虫生真菌——棒束孢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3期 |
5 |
林华峰,胡萃;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J];华东昆虫学报;2001年01期 |
6 |
宋东辉,贺运春,宋淑梅,张作刚,李文英;山西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7 |
韩宝瑜,张汉鹄,张建群,崔林;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8 |
林华峰;虫生真菌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9 |
姚剑,李增智,樊美珍;虫生真菌入侵过程中酶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0 |
林华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虫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1 |
李增智,杨震,汤坚;12种化学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2 |
韩宝瑜,李增智;皖南冬季马尾松林昆虫、蜘蛛和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
13 |
柴一秋;12株虫生真菌对家白蚁致病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2期 |
14 |
苑森行,杨玉景;虫生真菌——木贼镰刀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年01期 |
15 |
黄贵平;几种主要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1992年05期 |
16 |
曾大兴,梁宗琦,刘爱英;几种虫生真菌的铜耐受性及选择分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6年02期 |
17 |
黄运霞,黄荣瑞;从活虫体样品中分离虫生真菌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4期 |
18 |
王辉;介壳虫与粉虱的虫生真菌及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
19 |
沈坤发,茅绍雄,林光明,林延生,杨希,蒋家淡;主要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20 |
宋东辉,贺运春,宋淑梅,张作刚,李文英;山西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Ⅱ)[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