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素注射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建立
【摘要】:
金丝桃素首次由Dietrich于1891年分离得到,1911年S.Czerny将其命名为hypericin, 1951年确定其化学式为4,4’,5,5’,7,7’—六羟基—2,2’—二甲基—中位—萘骈二蒽酮,分子式为C30H16O8,分子量为504.43。金丝桃素为蓝黑色针状结晶体,加热易分解,没有固定的熔点,对光敏感,需避光保存。金丝桃素易溶于吡啶、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溶液呈橙红色并带红色荧光,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在pH低于11.5时呈红色溶液,pH高于11.5时为绿色溶液并带红色荧光。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抗菌、镇痛、止血、退热等作用,还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广的内源性光敏剂,可用于肿瘤的光化学诊断与治疗。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显著的抗RNA病毒的作用,从而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药物。
由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梁剑平等研究人员近期研制成功的一种以金丝桃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蛋白络合物,其体内外实验证实该新制剂对禽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为了使金丝桃素更有效的、更快速的发挥其药理作用,本文分别进行了金丝桃素注射剂的制备及含量的测定和金丝桃素注射剂质量标准建立的研究。
首先,本试验采用了复合溶剂的方法成功的研制出了金丝桃素注射剂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金丝桃素的含量。采用Chromsphere C18(4.6×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磷酸盐缓冲液(v/v/v=170:10:10),流速为1ml/min ,检测波长588nm,线性范围为0.04μg~0.2μg,金丝桃素的含量为0.21%(相当于每ml注射剂中平均含金丝桃素8.97μg),RSD为1.07%。应用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金丝桃素的含量。
金丝桃素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本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规定进行金丝桃素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建立的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注射液中金丝桃素进行定性鉴别;在金丝桃素注射剂稳定性试验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丝桃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TLC)能明显检出金丝桃素。薄层色谱方法简便、准确;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丝桃素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金丝桃素注射剂是棕红色澄清透明的液体,但对光敏感、对热不稳定,因此该注射剂应低温避光保存。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溶剂的方法成功的制备出澄清透明的金丝桃素注射剂并应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进行质量的控制,该注射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的各项规定。以期为今后金丝桃素注射剂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为推广应用金丝桃素注射剂提供科学依据和检验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S853.7
|
|
|
|
1 |
刘薇;万德光;裴瑾;蔡文龙;岳力刚;;威灵仙地上部分的质量标准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2 |
孙靓;季爱民;;硫辛酸缓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
3 |
徐树芸;黄静;杨理明;林开中;;对修订部分苗药产品质量标准之我见[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
4 |
胡昌江;李兴华;李兴迎;杨婷;吴平;;理中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5 |
刘先琼;许腊英;刘艳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浅谈[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6 |
曾永长;邱德文;郑亚玉;李江;;紫槁软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7 |
焦坤;张云;郑建宝;;浅析如何提高中药饮片企业的竞争力[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8 |
夏丹丹;孟宪民;;种苗基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周毅生;咸银库;刘林;段芳;;丹参多酚酸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10 |
姜泽静;卢燕;陈道峰;;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