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科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LZU)、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标本室(NWTC)、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AUF)等标本馆4 000余份兰科植物馆藏标本的鉴定整理、文献考证及野外补点采集,试图查明甘肃省兰科植物种类,揭示甘肃省兰科植物各类群的主要形态性状及其演化规律;同时基于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资料,对各属、种的现代地理分布式样(地理分布类型)进行植物地理学解释,采用相似系数与邻近省区进行区系组成比较,揭示甘肃省兰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区特征、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及区系成因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确认甘肃省现有兰科植物41属,95种和3变种,对于各类群的形态特征、产地、生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列出了引证标本,并依据系统演化关系编制了甘肃省已知兰科植物分属检索表及分种检索表。
2、象鼻兰属Nothodoritis Z. H. Tsi为甘肃省和陕西省分布新记录属;作为中国特有属象鼻兰属起于浙江天目山,止于甘肃省康县。卵唇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 ( Franch .et Sav.)Maxim.、唐古特火烧兰(变种)Epipactis helleborine (L. ) Crantz var.tangutica (Schlechter) S.C.Chen G.Zhu.、长瓣角盘兰Herminium ophiogloesoides Schltr.、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象鼻兰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Z. H. Tsi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种和种下类群。
3、甘肃省兰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属27属,占绝对优势。
4、甘肃省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多样,附生兰6属,地生兰30属,占甘肃省兰科植物的73.17%,腐生兰5属,地生兰占绝对优势,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均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中国特有现象明显。
5、根据植物分布的区域分布格局,将兰科植物在甘肃省的地理分布区分为8个植物小区:河西荒漠,祁连山中段-东段山地,陇西黄土高原北部-中部山地,洮河、大夏河中上游山地,甘南西南部高寒高原,小陇山徽成盆地,白龙江中上游山地及南秦岭山地。其中南秦岭山地小区和白龙江中上游山地小区是甘肃省兰科植物的密集分布中心和多型中心。
6、甘肃省兰科植物区系与陕西、四川等省区的属、种相似系数明显较大,而与青海、新疆、宁夏、云南、内蒙古、西藏等省区的相似程度较小。表明中国横断山区是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离分布中心愈远,种类愈少;新疆、宁夏属干旱荒漠地带,天然分布较少。
7、甘肃省兰科植物区系与中心分布区-横断山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个中心向北延伸的重要边缘地带;甘肃省兰科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这与横断山脉地区的兰科植物具有共同的区系性质和起源,是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
|
|
|
1 |
黄仕训;唐文秀;王燕;骆文华;;广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
2 |
袁国映;和田河中下游的脊椎动物[J];干旱区地理;1988年02期 |
3 |
张淑梅;王云锁;李东良;孙峰;;曲唇羊耳蒜在中国东北分布的真实性研究[J];植物研究;2009年01期 |
4 |
姚小洪,徐小彪,高浦新,李作洲,黄宏文;江西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征[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3期 |
5 |
郑朝宗;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年03期 |
6 |
单家林;海南竹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J];木本植物研究;1997年04期 |
7 |
郎楷永;兰科舌唇兰属的一新亚属[J];植物分类学报;1998年05期 |
8 |
何平,袁小凤,马文辉;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区系特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9 |
陈心启
,罗毅波;异彩纷呈的兰花世界[J];森林与人类;2004年05期 |
10 |
刘方媛;云南兰科二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4期 |
11 |
朱元鼎;王幼槐;;论中国软骨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J];动物学报;1964年04期 |
12 |
初庆刚;杨永昌;;中国芨芨草属系统分类和形态演化[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13 |
杨平厚,徐振武,冯宁,雷颖虎;秦岭兰科6种新记录植物[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7期 |
14 |
蒋卫,郑强,张兰英,王宪庭;新疆食虫目动物[J];地方病通报;1992年04期 |
15 |
吉占和,陈心启;国产金石斛属植物小志[J];植物分类学报;1995年02期 |
16 |
金效华,覃海宁;中国兰科线柱兰属一新记录种——黄花线柱兰(英文)[J];植物分类学报;2005年02期 |
17 |
李琳;金效华;邢福武;;国产三脊毛兰的考订(英文)[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年02期 |
18 |
汪劲武;香艳绝伦说兰科[J];植物杂志;1994年06期 |
19 |
张勇;李鹏;;甘肃委陵菜属植物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20 |
姜迎海;张春林;陈汉彬;;甘肃省蚋类的区系调查研究(双翅目:蚋科)[J];贵州科学;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