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之行动研究
【摘要】:
本研究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一所实施藏汉双语教学的寄宿制小学展开。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法为主,综合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在该校乃至该地区同类学校进行汉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成功模式;为国家“新课程”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顺利实施寻找实践依据。
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由我本人独立完成。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尝试进行的音、体、美相结合的“综合活动课”,不仅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使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也引起了该校部分教师对研究的关注,并产生了改进自身教学的愿望。这一阶段的研究为后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阶段的研究是与教师进行协同行动研究。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与合作伙伴——才让卓玛老师在设计教案、授课、发现问题、反省、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汉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行动前后,才让卓玛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研究表明:在该校乃至该地区同类学校推行国家“新课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成功体验,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先导;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综合活动课”,是提高藏族小学生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引导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以行动带动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教师教学,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推动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手段;协调好研究者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行动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提倡在教学中适当地组织活动,并不意味着完全用活动取代知识的讲授,活动的安排一定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