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酸—离子液体及高分子离子液体的环境友好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
室温离子液体是常温下呈液态的熔盐体系,作为环境友好的“清洁”溶剂和新催化体系正在受到世界各国催化界与石化企业界的接受和关注。
论文首先分别对离子液体的种类、制备、性质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和杂多酸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首次将杂多酸、双氧水、离子液体结合组成了一个新的“环境友好”催化氧化体系,即“杂多酸—离子液体—H_2O_2”催化氧化体系。此催化体系特点是杂多酸、30%双氧水、离子液体可以形成一相,解决了氧化剂一般不溶于溶剂的缺点,而且反应后体系分为两层,易于实现产物分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改进方法的基础上,简化合成条件制备了1-烷基-3-甲基咪唑卤盐、1-烷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烷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烷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辛基、正癸基及正十二烷基等)等24种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IR,元素分析表征;同时合成了Keggin型杂多酸催化剂12-磷钨酸、12-磷钼酸、12-硅钨酸,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第二,将“杂多酸—离子液体—H_2O_2”催化氧化体系应用于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除得到了主产物苯甲醛外,还得到了苯乙醛、苯乙酮、苯甲酸和2-羟基苯乙酮。在离子液体[MIm-(CH_2)_3-MIm]2[BF_4]中,底物转化率最高为31.6%。考察了不同的离子液体、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添加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第三,将“杂多酸—离子液体—H_2O_2”催化氧化体系应用于催化氧化α-甲基苯乙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OMIm][BF_4]中时,转化率最高为38.5%。产物为苯乙酮、2-羟基-2-苯基丙酸、α-甲基苯乙醛、α-甲基苯乙酸和2-苯基-1,2-丙二醇。考察了不同的离子液体、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量、氧化剂的量、添加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第四,将“杂多酸—离子液体—H_2O_2”催化氧化体系应用于催化氧化苯甲醇反应研究。主产物为苯甲醛。在离子液体[BMIm][TA]中,底物转化率最高为85%。考察了不同的离子液体、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添加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第五,首次合成了低聚聚丙烯酸作为阴离子的高分子离子液体([HMim]_n[CH_2CHCOO]_m),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在其中进行了催化氧化的实验。
|
|
|
|
1 |
单永奎;王恩波;赵世良;刘景福;刘宗绪;;稀土—双—11钼硅、钼锗杂多酸盐的制备及性质研究(Ⅱ)[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年01期 |
2 |
刘俊峰,戚蕴石;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二甘醇乙醚的活性研究[J];石油化工;1996年05期 |
3 |
钱学仁,于钢,安显慧,王蕊,张爱民;杂多酸盐对H_2O_2脱木质素的催化效应[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年01期 |
4 |
王炜;赵本良;朱志平;徐桂英;刘景福;;12—钨钛酸盐的合成与鉴定[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5 |
王恩波,牛景扬,许林,周端文;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盐热稳定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4年04期 |
6 |
刘俊峰;二甘醇用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二氧六环[J];化学试剂;1997年03期 |
7 |
胡玉才;As-Mo-V杂多酸盐催化苯酚羟基化制对苯二酚[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
8 |
杨万丽;马荣华;;杂多酸盐-SiW_(11)Mn~Ⅲ,-SiW_(11)Co~Ⅲ异构体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4期 |
9 |
汤克峻;莫自如;袁万钟;;关于钼杂多酸盐缓蚀作用的探讨[J];应用化工;1986年05期 |
10 |
黄卫国,贺德华,刘金尧,朱起明;甲醛与甲酸甲酯的偶联反应 Ⅱ.杂多酸盐的催化作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年04期 |
11 |
刘志刚,刘植昌,刘耀芳;SiW_(12)杂多酸盐的制备和性质的考察[J];天然气与石油;2005年02期 |
12 |
于志刚;王占文;;含铁杂多酸盐Mossbauer谱研究——Ⅳ.钼磷铁杂多酸盐的合成和Mossbauer谱[J];化学学报;1991年05期 |
13 |
王富权,马荣华,李国平,瞿伦玉;电分析化学在杂多酸研究中的应用——主族元素—取代硅钨杂多酸盐异构体氧化还原性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4年12期 |
14 |
刘百军,吕连海,蔡天锡;糠醛在杂多酸盐修饰骨架镍上的选择加氢[J];催化学报;1997年03期 |
15 |
殷广明;陈世界;龚剑;;Anderson结构钼钴杂多酸盐掺杂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6 |
王恩波,赵世良,陈亚光,刘景福,郑汝骊;镧系元素的钼钒磷杂多酸盐的合成和性质[J];中国稀土学报;1986年02期 |
17 |
赵世良;陈亚光;王恩波;刘景福;王作屏;;高含量钒的钼钒磷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Ⅱ)[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18 |
汪志银,王金晞,谢吉民,柳海澄,陈荣三;杂多酸盐(TBA)_n[XW_9Mo_2(CH_3SiOSiCH_3)O_(39)]的合成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04期 |
19 |
王敬平,韩秋霞,牛景杨;[Er(nmp)_4(H_2O)_3]H[SiMo_(12)O_(40)]·2nmp·0.5H_2O的合成、性质与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2004年04期 |
20 |
陈咏梅;;杂多酸盐催化合成n—Dop的研究[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