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从目前国内非智力因素研究二十多年的现状来看,非智力因素学说在启发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非智力因素研究还停留在一个尚未穷尽其子项的开放性集合概念上,因此,从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的角度来说,它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尝试阶段。
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的缘起、概念及发展过程着手,对甘肃成县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是从当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了解程度及在语文教育中的关注程度、农村中学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状况、现行教育体制对师生的评价标准及手段、农村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倾向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试图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和陈旧教育观念给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所造成的事实上的困境,并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入手,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语文学科丰富的社会内涵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