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世纪敦煌佛教的民间社会关怀
【摘要】:晚唐五代时期中原佛教趋于没落,而敦煌地区的佛教却如日中天,非常兴盛。在吐蕃统治时期和归义军时期,也就是大约公元九、十两个世纪左右,敦煌佛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与中原佛教同步发展的轨道,开始了某种异化现象,即敦煌佛教的吐蕃化和本土文化化。因在蕃占时期敦煌完全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敦煌佛教深受吐蕃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归义军时期,虽然历任节度使(金山国时期除外)奉中原王朝为正朔,但由于时局动荡,交通受阻,与中原地区的交流非常有限,从而使得归义军政权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独立性和封闭性。佛教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封闭性而日趋本土化,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而与中原佛教不相一致乃至背离戒律的现象。
由于敦煌佛教在某些方面与佛教戒律相背离,故人们一般对其持否定、批评的态度。但是我们在检阅敦煌文书的时候注意到一个不可争辩的客观事实,即当时敦煌佛教界对敦煌民众的社会生活及敦煌社会的稳定所做出的贡献。首先,敦煌佛教界积极从事慈善、公益活动。佛教徒们践行这一德目主要是通过运用医疗手段替患者解除病痛,积极参加诸如修建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修筑水利设施,治理水患,掘井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广大民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方便。其次,敦煌寺院通过赈贷活动帮助人们度过生活困难。本文在借鉴、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地对敦煌寺院出贷的利息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讨论,认为在当时高利贷风行的敦煌地区,佛教寺院依然在为民众提供无息借贷。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寺院也进行有息出贷。
|
|
|
|
1 |
汪国林;;试论敦煌佛教俗文学中的孝亲思想——以S.5588敦煌残卷为考察重点[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
2 |
沙武田;;《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读后[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