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更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如何,不仅制约农村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引导农民在走向富裕的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增强对党的信任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既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所以,正确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在民族地区进入全面建设新农村这个关键时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所有这些,无疑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
一个战略性的规划和定位研究,对一个区域较长时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指导性和纲领性的指导意义。研究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我党提出并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本文主要研究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种种问题、特点,探索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总结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起政治保证作用,保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二是起动力支持作用,通过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三是起营造氛围作用,凝聚和激励各族干部,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四是起育人作用,培养建设新农村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笔者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是:一是提出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特殊性;二是研究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建设对建设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