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汉双语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向双语发展。双语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一个民族或个人与另一个民族交往或为了向另一个民族学习而产生的。一个民族双语现象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是由其分布特点、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关系等特点决定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成为解决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实现多元文化整合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双语教育已成为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民族教育的各阶段。青海省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年来坚持推行双语教育。特别是在藏族聚居地区实施的藏汉双语教育,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民族政策视角,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探讨。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回顾了青海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学校规模、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研成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藏汉双语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青海省实施藏汉双语教育的基本经验。第三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要从人们的认识、教材状况、师资储备、教育结构、学前教育等方面总结了藏汉双语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藏汉双语教育的主要因素,并从国家政策、语言环境、经济环境、地理环境、文化心理、资源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对新时期加强青海藏汉双语教育进行了思考,认为青海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应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青海藏汉双语教育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