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摘要】:长期以来,翻译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翻译的性质、标准和翻译技巧,而对翻译的主体——翻译家本身,却缺乏系统研究(穆雷,2003)。译者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译者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但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研究的重点从语言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使得“译者”成为研究的热点,包括译者的主体地位,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等。但是,对于译者主体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结合具体译本进行分析。
Howard Goldblatt,中文名是葛浩文。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翻译。学者们已经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他的译作,但是往往都集中在《狼图腾》、《丰乳肥臀》、《浮躁》等作品。葛浩文《红高粱家族》译本是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是译者主体性影响因素综合运用的产物。但迄今为止,从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这角度对葛浩文《红高粱家族》译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仍是空白的。
本文一方面阐述了影响译者主体性的五个主要因素,包括翻译的目的、诗学、意识形态、赞助和译者的文化语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比研究《红高粱家族》和葛浩文英译本,从翻译文本选择、诗学改写、情节重设和词汇选择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葛浩文在翻译《红高粱家族》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其中,词汇选择的分析包括宗教词汇、文化负载词和超常规颜色词三个部分。作者希望本论文能够帮助人们拓展对葛浩文《红高粱家族》译本的研究,同时也加深对译者主体性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