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配位前驱体法合成纳米复合氧化物
【摘要】:本文运用固相配位前驱体法研究了以草酸与Li、Co, Li、Ni, Li、Mn的醋酸盐;酒石酸与Li、Co, Li、Ni, Li、Mn的醋酸盐;丁二酸与Li、Co, Li、Ni, Li、Mn醋酸盐;乙二胺四乙酸与Li、Co, Li、Ni, Li、Mn的醋酸盐;8-羟基喹啉与Li、Co, Li、Ni, Li、Mn的醋酸盐为反应物,先进行室温或低热固相反应合成混合前驱配合物(前驱反应),再热分解得到相应的复合氧化物LiCoO2、Li1-xNi1+xO2、LiMn2O4。与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合成温度低、时间短,产物粒径小、可控性强,反应不需溶剂、无污染等优点。
用X射线衍射、紫外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对前驱反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五种配体(草酸、酒石酸、丁二酸、乙二胺四乙酸、8-羟基喹啉)均与Li、Co、Ni、Mn的醋酸盐反应生成了混合前驱配合物。根据反应配比,结合元素分析确定了混合前驱物的组成。利用混合前驱物的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混合前驱物热分解生成相应复合氧化物的最低热分解温度。
复合氧化物LiCoO2、Li1-xNi1+xO2、LiMn2O4的XRD、TEM测试结果表明:
1、以不同配体制得的混合前驱物热分解均可得到预期的LiCoO2、LiMn2O4和非计量比的Li1-xNi1+xO2(0<X<0.1)。其粒径大小均是纳米级的,颗粒呈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在最低热分解温度下,以草酸、丁二酸、酒石酸为配体制得的混合前驱物热分解得到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粒径分别是50nm、40nm、30nm, 8-羟基喹啉和乙二胺四乙酸为配体制得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粒径是20nm。
2、在一定的热解温度下,以不同配体合成的前驱物分解得到纳米复合氧化物,粒径大小与生成前驱混配化合物的配体体积有关。配体体积越大,其生成的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越小。
3、以相同配体制得的混合前驱物在不同的热分解温度下制得的纳米复合氧化物颗粒粒径大小、晶型与热分解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其颗粒粒径越大,衍射峰变的尖锐,晶型趋于完整;温度过高,纳米粒子有一定的团聚。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B383
|
|
|
|
1 |
刘赵穹,马骏,张昭良,梁均方,杨锡尧;CO为还原剂同时还原SO_2和NO的SnO_2-TiO_2固溶体催化剂 Ⅱ.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J];催化学报;2004年04期 |
2 |
朱华青,秦张峰,王建国;CeO_2-TiO_2混合氧化物及Pd/CeO_2-TiO_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J];催化学报;2005年05期 |
3 |
刘志甫,徐晓伟,李玉萍;立方氮化硼低压合成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0年06期 |
4 |
胡利方;秦会峰;宋永刚;孟庆森;;固体电解质(玻璃)与硅的阳极连接机理及界面分析[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
5 |
云斯宁;王晓莉;孙晓亮;;Ba_(1-x)Sr_xTi_(0.88)Sn_(0.12)O_3陶瓷结构与介电性能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09期 |
6 |
杨玉东,梁勇,线全刚;生物医用铁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性能及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
7 |
贾金亮;朱丽;畅柱国;杨孟林;王瑞芳;;高性能BaTiO_3基PTCR陶瓷的制备与表征[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
8 |
李宇春,周涛,朱志平,张芳;热分析方法在金属陶瓷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9 |
许明磊;严建华;马增益;王勤;孙巍;岑可法;;CFB垃圾焚烧炉烟道沿程烧结积灰的特性[J];动力工程;2006年04期 |
10 |
眭蔚,宋文艳;推荐一本好书——《无机材料化学》[J];大学化学;2003年03期 |
|
|
|
|
|
1 |
朱崇恩,董文魁,丁玉洁,崔科,王娟,许力;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2 |
汪信,陆路德;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2期 |
3 |
杨留方,李星,赵鹤云,吴兴惠;MgFe_2O_4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和气敏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4年12期 |
4 |
李蕾,张春英,段雪;影响纳米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因素[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5 |
庄稼,迟燕华;Fe_2Co_(0.5)Ni_(0.5)O_4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磁学性质[J];应用化学;2004年11期 |
6 |
李亚莉,徐菁利,陈思浩;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_(0.6)Sr_(0.4)Mn_(1-x)Cu_xO_3制备及催化性能[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
7 |
钟子宜,曹学强,曾跃,颜其洁,傅献彩;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_(1-y)Al_yO_(3-λ)制备及催化性能[J];分子催化;1997年02期 |
8 |
韩巧凤,魏国宝,汪信,杨绪杰,陆路德;纳米钙钛矿型LaMnO_3的制备与汽车尾气处理[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年04期 |
9 |
宋宽秀,谭俊茹,颜秀茹,辛春伟,王建萍;纳米xBaO·(0.35-x)Nd_2O_3·0.65TiO_2复合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J];硅酸盐通报;2002年05期 |
10 |
陈敏,方卫民,郑小明;高稳定Ce-Mg-O复合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合成和结构分析[J];化学学报;2004年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