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纹形成的数值模拟及SPH方法研究
【摘要】:当前,许多人都感觉到了沙漠化以及环境的退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危
害。这种危害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本研
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习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在风沙流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颗粒
起动、悬移、跃移和蠕移;风沙流结构、沙纹运动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
边缘进行了现场风洞实验,得到了典型的沙纹形状,并可根据防沙墙前的风沙
流结构和沙纹形状推断出较理想的防沙墙形状。
(二)利用气流场和沙流场理论进行了沙纹形成数值模拟,它与以往的数
值模拟方法相比对气流场和沙流场的关系运用的比较充分。最后得出的模拟结
果与自然状态十分相符。我们也讨论下列情况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即(1)沙传
输的公式,(2)沙表面的边界条件,(3)计算的网格和(4)计算沙的移动的时
间增加量。
(三)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系统地
总结了SPH 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运用SPH程序进行了几种实例的模拟,最后
得出的动态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四)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SPH方法)运用到风沙
运动的计算中去。并且对这种现象做出高准确性预测。因为沙丘本身空间体积
大,运动时间长,所以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预测沙丘的移动是很困难的。另一
方面,由于近来并行计算机的发展,数值方法在研究这些现象方面似乎是功能
很强大。可是由于自己的水平限制和时间上的原因,我还没有做到把这种方法
运用到沙纹形状的模拟中去。这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成。
|
|
|
|
1 |
郑兆珍,王尚毅;沙纹的成因及其计算[J];水利学报;1985年04期 |
2 |
罗昊,倪晋仁,李振山;风成沙纹数值模拟研究述评[J];中国沙漠;2004年06期 |
3 |
凌裕泉,刘绍中,吴正,李长治;风成沙纹形成的风洞模拟研究[J];地理学报;1998年06期 |
4 |
蒋昌波,白玉川,赵子丹,江诗群;明渠沙纹形成的试验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5 |
王光谦,冉启华,刘绿波;风成沙纹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泥沙研究;1998年03期 |
6 |
王琦,常瑞芳,朱而勤,范德江,候伟;水槽试验浪成沙纹的特征及控制因素[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7 |
丁国栋,王贤,王俊中;沙纹分布的流体力学模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8 |
张广兴,李霞;气流水平涡度对沙纹形成的动力作用[J];中国沙漠;2003年05期 |
9 |
凌裕泉,屈建军,李长治;应用近景摄影法研究沙纹的移动[J];中国沙漠;2003年02期 |
10 |
蒋昌波,白玉川,赵子丹,张红武;波浪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
11 |
白玉川,罗纪生;明渠层流失稳与沙纹成因机理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3期 |
12 |
金阿芳,买买提明·艾尼;在不同形状的防沙墙下沙纹形状及分布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3 |
刘志飞,王成善,金玮;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及其沉积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孙显科,张凯,张大治,吕亚军,喻利华;沙纹弹道成因理论评析[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
15 |
屈建军,张伟民,吴丹;金字塔形沙纹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1992年20期 |
16 |
李振山,倪晋仁;风成沙纹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的风洞实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庄燕美;哈斯;岳兴玲;;风成沙纹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2006年04期 |
18 |
秦崇仁,孙海军,赵冲久;波浪作用下沙纹形态的实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S2期 |
19 |
秦崇仁;沙纹床面摩阻引起的波高沿程衰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2期 |
20 |
白玉川;许栋;;扰动对明渠湍流结构及床面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