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库尔勒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能源、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尤其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化的指标体系成为研究的关键,它决定了具体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化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以其概念形象、内涵丰富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而迅速风靡全球。
生态足迹模型是Wackernagel.M等人提出的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方法采用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区域发展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计算模型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1996~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库尔勒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库尔勒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还就库尔勒市生态赤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并且对库尔勒市未来五年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提出如何降低生态赤字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库尔勒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最后,文章就生态足迹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22
|
|
|
|
1 |
张培刚;刘宏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3期 |
2 |
方一平,陈国阶;西昌市生态空间占用及其生态系统安全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3 |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
4 |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5 |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
6 |
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
7 |
陈东景,徐中民;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1年04期 |
8 |
文玉萍;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探析[J];广西经贸;1999年04期 |
9 |
朱环;郑广宏;乔俊莲;顾国维;;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应用中热点问题及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1期 |
10 |
王红莉,姜国强,陶建华;海岸带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
|
|
|
|
|
1 |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
2 |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
3 |
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4 |
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王秀珍;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
5 |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
6 |
李群,潘晨光;高精度灰色模型研究及2005年GDP总量预测[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
7 |
黄肇义,杨东援;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痕迹分析方法[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
8 |
陈康贵,伊武军;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法[J];草原与草坪;2004年02期 |
9 |
张令,项学敏,周集体;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10 |
王书华,张义丰,王忠静,毛汉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