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经济建设进程中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循环经济理念在全球不断深入人心,其中的绿色技术创新问题更是受到各国的日益重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技术创新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这固然可以归因于人类自身对自然界认识偏颇、盲目开发、无节制消费,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中起着至少是不可小觑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现阶段正在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我国来说,尤其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方向,将传统技术创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
本文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较全面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以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论文主体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篇论述循环经济是资源绿色化创新的经济。本文首先对创新经济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了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和持续力,指出传统创新理论缺少对创新方向约束的探讨。其次,围绕资源的绿色化创新使用,指出循环经济是创新经济,其目标是追求资源使用方式创新的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实践突出资源创新使用,经济社会对生态效率的追求具有生态经济学上的必然性;通过环境管理可以强化资源创新的过程和目标。第三,着重分析资源绿色化创新与绿色技术之间的关系,指出循环经济的资源绿色化创新使用离不开绿色技术,阐述了绿色技术、绿色生产和服务组织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绿色技术创新同传统技术创新的区别,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载体是绿色生产和服务组织,发展绿色生产和服务组织能使经济效率由“次优”逐渐向“最优”转化。
第二篇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路径及其需求和供给问题。第一,着重讨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路径,指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基础是确立环境资源要素价格,政策启动点是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步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提出在企业层面要扶持和发展绿色小生境战略组织。第二,主要研究绿色科技供给与绿色市场需求,指出我国循环经济是政府推动型,政府培育绿色生产和服务组织可以采取鼓励为主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也需要通过立法来推进组织绿色化;通过对循环经济推动力进行解析,强调要不断维持和增强生态经济拉力,巩固、完善与强化行政法规和技术推力;提出要强制消费绿色化,扩大和提升绿色产品需求;强化环境伦理教育,培育绿色消费理念;要以生态产业园建设为依托增强科技供给。
第三篇讨论新疆循环经济建设进程中的绿色技术创新。第一,强调新疆循环经济建设中必须重视节水技术创新,指出新疆水资源必须节约使用,也必须创新使用;以膜下滴灌技术的成功创新为例,分析了新疆工程型节水技术创新所要重视的行政、法律、经济和科研机制问题;与此并列,指出新疆的非工程型节水技术创新要建设和完善节水市场,培育“供水到户型”节水技术创新组织主体。第二,重点讨论新疆特色产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分析了新疆特色涉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除了要节水之外,新疆特色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还应当有利于节地、护地和养地;联系新疆实际,指出新疆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助推,提出了政府应当重点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第一车间即建设现代农业,强化绿色农林牧种养殖基地建设。
论文最后通过项目式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指出新疆农业产业化同生态化结合具有必然性。在执行层面,面对众多包含绿色技术的创新项目,本文提出政府审批部门首先要考查待批研发或开发项目是否面对绿色消费领先客户,其次要强调企业本身的科技供给。本文指出,建设科技工业园式中试车间在项目式绿色技术创新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期望每一个组织都设立自己的研发中试车间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新疆。此时,政府可以发挥科技供给者的主导作用,方法是建设中试车间式科技工业园,园区要突出专业并实施绿色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