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栅格尺度的土地沙漠化预警模式研究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对其进行预警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
选取塔里木河下游中段作为研究区,拟提出完善的沙漠化预警模式,包括预警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和警级标准三个部分;尝试对模型中各因子进行空间离散化处理,基于模型实现栅格尺度(30*30m)的沙漠化程度分布,从而模拟和预测沙漠化的空间变化过程;区分“间歇输水”和“无输水”两种情况预测2015年的沙漠化程度,并进行预警分析。
结果显示,沙漠化程度空间分布模拟符合率均超过90%,满足精度要求;“间歇输水”情况下研究区2015年沙漠化程度局部逆转、整体恶化,“无输水”情况下局部和整体均迅速恶化;前者预警区域较小,后者预警面积大幅度增加。
由此得出:本预警模式能够较好模拟和预测沙漠化的程度分布,为沙漠化预警提供新思路;生态输水对局部区域沙漠化逆转显著,却无法改变整体持续恶化的趋势,逆转作用具有局限性;需要预警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西海子水库周围以及下游沿河道区域;为改变沙漠化持续恶化的趋势,有必要在保证间歇输水的前提下改进输水方式和扩大输水范围。
|
|
|
|
1 |
韩桂红;吐尔逊·哈斯木;石丽;;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
2 |
;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4期 |
3 |
封建民;邢娟;;沙漠化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以锡林郭勒盟南五旗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4 |
康相武;吴绍洪;刘雪华;;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1期 |
5 |
;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年04期 |
6 |
贾科利;常庆瑞;张俊华;;陕北农牧交错带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9年02期 |
7 |
刘志明,晏明,李铁强,刘海风,何艳芬;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土地沙漠化调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4年03期 |
8 |
李爱敏;韩致文;许健;马绍休;黄翠华;;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2006年09期 |
9 |
张莉,王飞跃,张铁军;陕北榆林地区沙漠化土地类型及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地质;2002年04期 |
10 |
贾科利;常庆瑞;;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
11 |
沈永玲;;水分条件与沙漠化的关系——以伊克昭盟为例[J];内蒙古水利;1983年01期 |
12 |
于艳青,尹秉喜,张发旺,肖宇;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
13 |
乌敦,宝音,李百岁,王萨日娜;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
14 |
徐友宁;陈社斌;陈华清;李智佩;袁汉春;;陕西大柳塔煤矿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4期 |
15 |
孟宪玺;吕宪国;王其存;黄锡畴;;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沙漠化及防治对策[J];地理科学;1991年04期 |
16 |
朱震达;;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态势及其治理的基本模式[J];中国科学基金;1992年01期 |
17 |
张伟民,董光荣,屈建军;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及其特点[J];西藏科技;1996年01期 |
18 |
刘毅华,董玉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
19 |
薛廉清;水文地质环境在土地沙漠化发展过程中的控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2期 |
20 |
张爱胜,李锋瑞,王涛;典型区域土地沙漠化综合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J];中国沙漠;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