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与两种新疆地方品种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分析
【摘要】: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马,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原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故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其野生种群已于20世纪中叶灭绝。现今全球圈养的大约1300匹野马基本上都是由12匹野马繁育而来。同时,新疆的地方品种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具有耐粗饲、抗严寒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本研究应用PCR-SSCP技术与测序技术研究了三种类型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1.利用PCR-SSCP技术在三种类型马中共检测出7种基因型:AA、BB、CC、AB、AC、BC、AD;在哈萨克马与焉耆马中均检测出五种基因型,而在普氏野马中只检测出三种基因型。三种类型马的共有基因型为AC型,AA基因型是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优势基因型,普氏野马的优势基因型为CC型。
2.三种类型马的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显示哈萨克马与焉耆马以等位基因A为主,基因频率分别为0.734、0.71。普氏野马以等位基因C为主,而等位基因D只在焉耆马中出现。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种类型马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选育中容易使低频等位基因丢失,从而存在着群体抗病能力下降的风险,应围绕这一点来优化遗传管理方法。
3.三种类型马的杂合度值和多态信息含量值表明,三种类型马均属于中度多态,且普氏野马的杂合度值与多态信息含量值均低于哈萨克马与焉耆马。从理论上说明了普氏野马在抗病能力及适应能力上不及两种地方品种马。
4.基于ELA-DRA*exon2系统进化树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表明,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遗传距离最近,普氏野马与哈萨克马、焉耆马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其中与哈萨克马的遗传距离最远。
5.用MEGA4软件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的邻接法构建ELA-DRA序列的系统树,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马的等位基因与斑马的等位基因是明显分开的,且除了家马的Eqca-DRA*JBH11等位基因外,其他家马的等位基因均离树根较近。另外,驴的等位基因与其他马属动物聚在一起。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821
|
|
|
|
1 |
刘中禄,魏泓,曾养志,王爱德,甘世祥;中国三种实验用小型猪mtDNA D-loop多态性分析[J];动物学报;2001年04期 |
2 |
代江生,刘云芳,高剑峰,李大全;五个绵羊品种的RAPD初步分析[J];草食家畜;1998年01期 |
3 |
刘守仁,高健峰;中国美利奴羊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J];草食家畜;1998年04期 |
4 |
尚友国,宋美玲,王建民;山东地方绵羊MHC-DRB3基因PCR-RFLPs反应体系的优化[J];草食家畜;2005年02期 |
5 |
陈丙波,王传广,周建华,魏泓,王爱德,甘世祥;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香猪的DNA指纹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
6 |
胡德夫
,陈金良
,曹青;马的进化及普氏野马的重发现(普氏野马及其家族之一)[J];大自然;2005年02期 |
7 |
赵兴波,李宁,吴常信;奶牛产乳性状的核外基因效应[J];高技术通讯;2000年04期 |
8 |
晏光荣,马海明;分子标记在动物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2001年06期 |
9 |
尚友国;宋美玲;李建平;于艳;王建民;;小尾寒羊MHC-DRB3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02期 |
10 |
潘星华,庚镇城,谈家桢;MHC基因分子进化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