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发酵酒的研制
【摘要】:伴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红枣资源的加工利用深入,以红枣为原料研制红枣发酵酒必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可进一步促进新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红枣汁的酶解条件、酵母种类选择、主发酵条件、澄清技术四方面研究其对最终红枣发酵酒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果胶酶浸提红枣汁最佳工艺参数为:加水量9倍,果胶酶加入量0.1g/L,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5h。
(2)分别用SY型葡萄酒酵母、RW型葡萄酒酵母和安琪葡萄酒干酵母制得红枣发酵酒,对最终红枣发酵酒进行感官评定和气相色谱分析,确定SY型葡萄酒酵母为最佳酵母。
(3)主发酵阶段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酵母接种量为影响主发酵的主要因素,其次为亚硫酸氢钠添加量,温度影响较小,酶解时间影响最小。红枣发酵酒主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为0.3g/L,发酵温度为25℃,NaHSO3添加量为50mg/L,主发酵时间为7天。
(4)后期澄清过程中,单宁用量为0.07g/L,明胶用量为0.15g/L时,红枣发酵酒澄清效果最好。
|
|
|
|
1 |
张惠玲,王玲,王玉林;枸杞菊花发酵酒的制备[J];食品工业;2001年04期 |
2 |
;柿子发酵酒 市场潜力大[J];果农之友;2003年06期 |
3 |
李国红,李大和,潘建军;利用当地资源开发低度营养型发酵酒[J];酿酒科技;2003年05期 |
4 |
黄显屏,魏毅,付达美,王捷;发酵酒二氧化硫测定中四氯汞钠浸泡样品时间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02期 |
5 |
陆胜民,范秀华;雷笋发酵酒的研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4年Z1期 |
6 |
刘延琳,惠竹梅,张予林,魏冬梅;枸杞鲜果与干果发酵酒成分分析对比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4年03期 |
7 |
孟欣慧;;甘薯茎叶发酵酒的开发研究[J];酿酒;2007年04期 |
8 |
邹东恢;李琰;;枸杞发酵酒的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0年07期 |
9 |
苏敏;倪海平;杨娟;;发酵酒中甲醛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
10 |
张爱琳;刘金福;何新益;樊秀花;;辣椒发酵酒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
11 |
文连奎;张微;王立芳;高远;王俊影;;人参发酵酒加工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0年22期 |
12 |
李辉,张新才,杨桂森;牡丹花发酵酒的研制[J];酿酒科技;1996年03期 |
13 |
王声淼,柳必盛,徐晓平,吴春林;猕猴桃发酵酒加工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1998年03期 |
14 |
岳可贞;草莓发酵酒的开发[J];酿酒科技;1999年06期 |
15 |
姜美,姜海;用甜高粱茎杆发酵酒生产新工艺白酒[J];酿酒科技;2001年02期 |
16 |
江源;国家“十五”苹果发酵酒攻关项目通过鉴定[J];酿酒科技;2004年01期 |
17 |
马荣山,郑燕;蜂蜜米曲发酵酒工艺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4年03期 |
18 |
陈勇;樊科权;唐清兰;;液相色谱对发酵酒中的糖、醇、酸类物质的测定[J];酿酒;2006年01期 |
19 |
边金勇;许喜林;杨国欣;李科;;荔枝发酵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6年05期 |
20 |
梁永海;李凤林;张丽丽;董长影;;金针菇发酵酒生产工艺的探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
|
|
|
|
|
1 |
于树涛;田云龙;于涛;李静;;发酵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深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2 |
舒肇甦;覃云飞;肖维强;韩冬梅;吴洁芳;;优质荔枝发酵酒系列生产工艺技术[A];海峡两岸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唐玉琴;卢牧牧;;杏鲍菇发酵酒工艺的研究[A];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刘玉田;石丽花;屈学林;;松花香樱桃红酒的研制[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