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葡萄籽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葡萄籽油,本实验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正己烷与异丙醇作溶剂通过利用微波萃取比较研究各实验因子萃取葡萄籽油的最佳预处理方式和条件以及萃取操作各参数最佳范围或最佳值。第二部分;对微波萃取出的葡萄籽油和精炼得到的葡萄籽油的理化和卫生指标、脂肪酸组分、α-VE含量进行了侧定和分析对照。讨论与结论。本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微波辅助萃取法是一个高效的提取方式,利用微波辅助萃取葡萄籽油在6min葡萄油提取率可达到15.3%。
2、温度在40℃的萃取条件下,正己烷作为溶剂优于异丙醇。提取温度提高到60℃到70℃。异丙醇作为溶剂要比正己烷好。
3、微波辅助萃取法对于α-VE异丙醇为溶剂在40℃-70℃各个温度段,油中α-VE含量都大于正己烷,尤其在40℃尤其在40℃时α-tocopherol含量大于正己烷约30%。这个结果显示α-tocopherol在整个微波辅助萃取过程中没有被降解。异丙醇作为新兴溶剂,用于浸出植物油脂是可行的。
4、微波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籽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搁酸(C16;0)、硬脂酸(C18 ;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USFA)在90%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 PLTFA)在70%以上。
5、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葡萄籽油各项理化和卫生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溶剂浸出商品的标准,优于国际标准,说明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天然植物油脂提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6、微波辅助萃取出的葡萄籽油中的。α-VE含量为5.7×10-4g/g,明显高于精炼商品葡萄籽油中的α-VE含量,并且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提取和保护天然有效成分方面是非常有效的,α-VE在微波辅助提取过成中不降解。
|
|
|
|
1 |
潘太安,彭励,刘敦华,张建成;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04期 |
2 |
薛红兵;葡萄籽油精炼工艺的研究[J];中国油脂;1997年04期 |
3 |
邱冬梅;;葡萄籽油的生产工艺[J];江苏科技信息;1996年11期 |
4 |
王敬勉,廖德胜,张永洪;葡萄籽油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1997年02期 |
5 |
王璐;;葡萄籽的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新成果[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年03期 |
6 |
;西瓜籽与葡萄籽的成分及其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85年04期 |
7 |
王战勇,苏婷婷;葡萄籽油的提取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年03期 |
8 |
许鸿生,段正康;葡萄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J];色谱;1989年01期 |
9 |
董海洲,万本屹,李宏,刘传富;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03期 |
10 |
董海洲,刘传富,侯汉学,万本屹;葡萄籽油的浸提和精炼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7期 |
11 |
王洁,卢博友,韩金雨;超临界CO_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4期 |
12 |
丁立威;;核桃油葡萄籽油前景诱人[J];农家之友;2007年12期 |
13 |
乔坤云;HPLC分析测定葡萄籽油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2年03期 |
14 |
张绪成,刘永善;葡萄籽油的理化成份及应用[J];吉林林业科技;1997年02期 |
15 |
唐韶坤,李淑芬,叶春皓,田松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16 |
王茜,李月玲,张立明;“羚羊唛”家庭添新丁 葡萄籽油成抢手货[J];中国农垦;2004年10期 |
17 |
;核桃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持续走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11期 |
18 |
樊丽华,王立梅;关于葡萄籽综合利用的设想[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
19 |
王晋;韩娟;张钟宪;;葡萄籽油提取工艺的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丁立威;;核桃油葡萄籽油前景诱人[J];农家参谋;2007年11期 |
|